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 查字典化学网 > 学习园地 > 化学知识点 > 2016年中考化学复习:质量守恒定律

2016年中考化学复习:质量守恒定律
来源查字典化学网| 2016-05-20 发表| 学习园地分类:化学知识点

学习园地

2016年中考化学复习:质量守恒定律

一、质量守恒定律

1、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注意:(1)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

(2)没有参加反应的和不是生成的物质不能计入质量总和。

2、质量守恒的原因:原子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原子的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

3、设计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必须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没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则在敞口容器中进行;

4、化学反应前后一定改变的有:物质的种类、分子的种类。

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改变的有:原子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原子的质量、元素的种类、元素的质量、物质的质量和。

化学反应前后可能改变的有:分子的数目、元素的化合价。

练习:2.3克某物质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4.4克二氧化碳和2.7克水,则该物质的组成中一定含有C、H、O三种元素。

二、化学方程式

1、定义: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2、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质的意义:表示反应物、反应条件、生成物。

量的意义:表示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和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比。

微观意义:表示各反应物及各生成物之间的微粒个数比。

3、化学方程式的读法:以C + O2 =CO2为例 。

种类读法:碳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

质量读法:每12份质量的碳和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个数读法:每1个碳原子和1个氧分子反应,生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

【2016年中考化学复习:质量守恒定律】相关文章:

2012年中考化学实验基础实验

2013年中考化学知识点—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2013年中考化学基础知识总结 盐的溶解性

2017年中考化学知识要点精讲:质量守恒定律

2012年中考化学燃烧及其利用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 溶质的质量分数

中考化学基础知识复习重点总结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中的三个守恒

中考化学有关物质的颜色知识点汇总

2012年初中化学基本实验知识点

最新化学学习园地文章
热门化学学习园地文章
精品推广
化学知识点推荐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