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 查字典化学网 > 教学经验 > 化学论文 > 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论文5篇

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论文5篇
来源查字典化学网| 2016-01-23 发表| 教学经验分类:化学论文

教学经验

第一篇

1、结合近几年食品安全事件展开食品化学实验

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频发,食品安全严重挫伤社会公信度。影响较大的食品安全事件有:2003年,阜阳大头娃娃奶粉事件;2004年,广州市白云区劣质散装白酒事件;2006年,苏丹红事件,湖北武汉等地的人造蜂蜜事件;2008年,三鹿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人造新鲜红枣事件;2010年,假葡萄酒事件;2011年,地沟油事件。综合上述事件可知,食品安全性事件多发生在食品中蛋白质含量,人为添加色素,违规使用色素,违规人工勾兑等方面。在食品化学实验课程中,首先要选取生活中直接接触的食物原料作为样品,引导学生运用已有实验方法,结合实际检测食品特性选择最佳实验方法。若现有方法不能达到预期目的,则引导学生思考原有方法存在的制约性因素;鼓励学习实践学习的思维模式。如大头娃娃奶粉事件是奶粉中蛋白质含量不足,通过常规方法测定奶粉中总氮含量如凯氏定氮法即可分析确定。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不仅仅是奶粉中蛋白质含量不足,还涉及投毒问题。用三聚氰胺提高奶粉中的总氮含量,用凯氏定氮法分析含有三聚氰胺的奶粉时,不能分析出奶粉中蛋白质具体含量,也不能测定奶粉中是否含有三聚氰胺。这就涉及最新的教育装备问题,原有的瓶瓶罐罐等简单装备已不能适应当前教学的需求。因此,必须用其他方法,如紫外分光光度法分析奶粉中蛋白质含量。奶粉中是否含有三聚氰胺需要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此外,最新研究成果表明,用纳米金颗粒结合酶系统,可以快速、简单地测定出牛奶中是否含有三聚氰胺。综上可知,单一测定方法和装备已不适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同时,实验室中蛋白质分析方法也需要做相应的调整,通过引入新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加深学生对食品中蛋白质的认识。目前,我院实验中心购置了以Waters2695为主的多台液相色谱仪,配以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升级原有的教学设备,以应对更加复杂的食品安全事件。

2、用国际眼光选择多重食品标准分析方法开展实验

中国是WTO成员国之一,农产品的进出口已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2012年,我国出口农产品前五大类为水产品、蔬菜、畜产品、水果和饮品类,均为劳动密集型产品,合计出口金额447.6亿美元,占我国农产品出口总额的70.8%。前五位的市场为日本、东盟、欧盟、美国和中国香港,出口合计437.4亿美元,占当年出口总额的69.2%。在出口过程中,农产品标准必须达到日本、欧盟和美国FAO等国家进出口食品分析检测标准,因此,欧盟和美国等食品化学标准为进出口检测分析常用分析方法。如维生素C的测定,中国国家分析标准显著不同于美国联合国粮农组织分析标准。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根据化学结构的不同分为D型和L型,其中L型维生素C对坏血酸的治疗活性是D型的20倍,而D型维生素C作为常见的食品护色剂,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中。在FAO检测标准中明确规定了D型维生素C的检测方法和步骤,在中国国家分析标准中则没有提出D型维生素C的检测方法,只给出了总维生素C的分析方法和快速分析方法,涉及的设备仅为滴定管。相比之下,FAO的方法需要使用荧光光度计。在国内标准中,又分为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维生素C的测定和水果、蔬菜维生素C含量测定法等。通过FAO和中国国标对维生素C分析方法的对比,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维生素C的结构和特性,而且可以加深维生素C的应用方法及特点,了解维生素C是常作为护色剂应用于食品工业中的。此外,随着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许多传统食品实验分析方法急需修正,新型实验分析仪器正在应用于食品分析行业;为了增加学生的就业机会,食品化学实验也需要引进更为科学、准确的实验分析仪器。大学时代是青少年思维成长和成熟的关键时期,在食品化学基础实验课中,可以让学生参照不同国家、不同组织食品化学分析标准操作实验,培养学生的国际化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战略眼光。

3、换位思考,站在多种角度上看待食品化学基础实验

食品化学实验是实践性学科,教师、学生、消费者、销售者看待的角度完全不同。在常规食品化学实验中,学生站在接受者角度,被动地接受食品化学分析方法,缺少主观能动性。同时,教师也偏重于完成既定的实验方案,没有兴趣思考不同角度的问题。在食品化学基础实验过程中,可以鼓励学生站在施教者角度看待食品化学实验。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积极主动地开展食品化学实验,也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如果让学生站在消费者和销售者等多种角度看待食品化学实验,了解校外人员对这门技术的期望值和实效性,从而提高学生对食品化学实验的认知度,避免食品化学实验仅仅是机械重复已定实验步骤的观念。如,在分析牛奶中蛋白质含量时,若站在销售者角度,会考虑牛奶中蛋白质含量是否满足奶粉销售质量要求;与其他品牌牛奶竞争过程中是否有竞争优势;蛋白质含量是否可以作为该品牌的卖点。而站在消费者角度,会考虑牛奶营养价值、口感和价格等因素。消费者不会只考虑牛奶的蛋白质含量,还会考虑牛奶的蛋白质、风味物质等因素。因此,在食品化学实验室测定牛奶中蛋白质含量时,多角度思考后,作为实验操作者会联想到牛奶中脂肪的测定等,从而将整个实验课进行关联。食品化学实验是检测食品安全性的多种手段之一,对消费者和销售者利益都紧密相关。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默利特,换位思考、多角度看待食品化学实验,可以提高学生综合思维能力,避免思维定式。

4、结束语

在实际开展食品化学实验过程中,对食品化学实验教学创新,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可以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认知度。立场不同,看问题的方法就不尽相同;方法不同,得出的结论也将有所差异;目的不同,分析目标也不同。以实际应用为目的、多方位、多角度看待食品化学实验,将是食品化学实验创新的主要目标。

第二篇

一、存疑探究

就高一学生而言,他们在初中刚刚学习过电解水的实验,为增强水的导电性,可以往水中加入少量的硫酸或氢氧化钠,电解的产物是氢气和氧气。学生做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实验时,其实多数人对产物的第一个推论多为氢气和氧气,对于高一教材设计的实验验证步骤容易使学生产生困惑、迷茫。实验前,教师可以先提出质疑,电解饱和食盐水和电解水产物是不是一样的?依据物质的组成分析,可能有哪些产物?如何更好地设计验证方案?进而让学生依据设计的方案进行实验验证,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对于电解食盐水实际得到的产物学生还是心存困惑,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任何推论均必须依据实验结果得出最后的结论,明确告诉学生,什么原因导致电解水和电解食盐水得到的产物不同留待将来进一步探究。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的消极的知识的接受者,而是积极的知识探究者。教师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作用是创造一种使学生能够独立探究的情景,引导学生质疑探究,获得正确的实验结果,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让学生生搬硬套。

二、激疑探究

化学实验教学的关键是让每个学生通过实验,亲身经历体验、探索、获取结论的过程。学生结合原先积累的知识,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开放地去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通过教师的指导,把问题探究落到实处;通过自己的实验探究,得出正确结论。这样不仅让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还能激发出学生对实验探究的兴趣。

1.准确激疑

激疑主要用在实验教学中问题的酝酿和产生的过程,目的是激发学生对实验方案、实验现象与结论产生疑问,激起探究的欲望。在实验教学中,问题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价值大于问题的解决,即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学生发现和探究问题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他们主动探求知识、构建知识,运用已知经验和学习能力批判性地审视学习内容的过程。让学生自行探究并发现问题,是化学实验问题探究法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例如,金属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产物的探究实验。学生在掌握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以后,已经掌握了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钠;在此基础上,如何引导学生对反应的产物进行分析和探究验证呢?一是让学生自由发言,对产物进行猜测;二是设计实验步骤,根据实验的现象进行分析,进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在猜测过程中,有的学生直接根据钠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推测钠能置换出硫酸铜中的铜,生成铜和硫酸钠;有的猜测钠直接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钠;有的还会进一步推测氢氧化钠继续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等等。但在实际实验过程中,学生除了看到有蓝色沉淀生成,还会看到推测以外的现象,比如钠的燃烧,有黑色固体产生等等。教师不要忌讳学生探究到教材以外的实验内容,而要根据学生观察到的现象加以解释,告诉学生由于钠与水反应产生大量的热,会促使生成的氢气燃烧,还可能听到爆鸣声。由于温度很高,对产生的氢氧化铜还可能产生分解作用得到黑色的氧化铜等等。虽然与教材上的内容有所区别,但教师依据实际情况鼓励学生质疑探究,运用已知的知识和学习能力批判性地审视学习内容的过程,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能养成良好的探究习惯。

2.评价激疑

不少学生对于探究过程发现的问题、出现的疑问缺乏主动交流的意识。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设置好问题情境,还要善于观察和发现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闪光点,及时用评价来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要轻易给出否定的回答,应以鼓励为主进行评价,给他们以信心。实际上,对于实验过程学生能够提出问题或者说出某种结论,内心总是希望得到教师的赞扬与肯定。实验过程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学生也可能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有的经过深思熟虑,有的只是由于好奇,或者随心所欲提出,甚至与探究目的相左。对于学生的质疑,教师要给予充分的空间和积极的评价,及时进行正确的引导,给予充分肯定、鼓励和帮助。要让学生体验实验探究的欢乐,经常让学生为自己的实验探究感到自豪。

三、问题探究

学生在实验中参与问题的探究,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易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并在实验探究中有发现,有创新。假如教学中教师能积极创设问题情境,留给学生足够的自主探究时间,教会学生探究的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实验,将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实验探究的能力。问题探究是探究过程的第一步,而且也存在于整个实验探究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和引导学生在科学依据的基础上不断提出问题,对涉及的实验现象、结论积极做出猜想和推测,使实验探究活动自始至终围绕着问题的探究和解决展开。问题也是实验探究的归宿,但探究的最终结果不应是用所获得的结论消灭问题,而应是在一步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引发出新问题,这些新问题的出现,不仅在于它能使探究延伸到课外,而且还在于它能最终把学生引上创造之路,这才是问题探究的真谛所在。总之,问题探究法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教师应准确把握问题探究的关键,引导学生在问题中探究,在探究中产生问题,使学生在此过程中学会发现问题,懂得如何探究。

第三篇

1、相关理论

(1)学习效率提高。借助网络开展学习,极大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习效率明显提高。(2)转变了学习组织形式。传统教学方式往往教师教、学生学的方式,而研究性学习采取合作的模式,打破了传统学习模式,让学习组织形式灵活多变。网络环境下化学实验学习的原则主要有以下:(1)硬件技术到位;(2)讲究主动性;(3)启发学生积极性;(4)学习要求动手操作。

2、网络环境下化学实验研究性学习模式的研究

上文探讨了高校网络环境下化学实验研究性学习的相关理论,接下来重点探讨主要的学习模式,主要包括学生、教师和化学实验教学三个元素。教师与学生作为整个实验学习模式的主要实施操作者,互相配合展开化学实验课堂教学。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负责选择研究课题、启发学生确立实验方式、组织学生分组开展实验、讨论实验结果以及评价实验;学生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合作确立实验步骤、实际操作实验、记录实验数据以及实验结果。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将整个实验研究性学习推广到更为实际的生产以及工业应用范围,真正做到高等化学的学习能够广泛地与工业生产实际相结合,把高等化学技术转化为实质的生产力,让学生感觉到学有所用的感受。

3、网络环境下化学实验研究性学习模式的应用

在高等化学教育中,理论学习固然重要,但是由于化学的实际操作性的学科特点,在化学实验研究性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结合当下互联网的资源与先进技术,发展高等化学实验教学呢?

(1)高校化学教师要严格更新教学理念,严格把握操作与网络结合的教育理念。由于开展互联网实验学习,这是一中崭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因此高等化学教师要不断地学习这一新理论,研究成功案例,不断传授学生实验进展过程中需要的各种操作技巧,同时要与学生共同学习网络上先进的实验手段、共同研究合理的实验数据。

(2)高校要为网络环境中化学实验研究性学习提供坚强的硬件支持。网络、电脑、音频输出等设备要合理为学生配备,高校要适当配置学生开展实验学习的实验资源,在硬件上配备上做好学生和教师的实力后盾。

(3)高校大学生要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形成主动探究、实事求是的实验学习习惯。实验研究性学习需要教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形成一定的探究和互动氛围,在实验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共同合作,合理转化角色,在探讨与总结评价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为社会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人才。

4、结论

综上所述,在网络环境中实施化学研究性学习往往能够促使高校高等教育的发展,提高实验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率,当然,这一学习模式也需要教师与学生全面的努力与配合。教师要不断更新自身教学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学生要主动参与小组讨论,合理制定实验步骤,正确记录实验数据和结果。相信经过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合作、配合,网络环境下开展化学实验研究性学习,一定能够成为高等化学新型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策略。

第四篇

一、方法

(1)案例探究式教学的实施。适当案例的引入是案例探究式教学法的前提。经过对教学目标的反复推敲,选择了以水的总硬度的测定实验作为教学案例,该实验中涉及到滴定分析理论的查阅、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操作过程、实验数据的统计处理等。采用这样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可操作性的案例易于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讨论,从而提高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案例探究式教学中要始终贯穿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通过学生主动对教师所提出问题进行积极地思考和讨论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在水的总硬度实验的教学中,我们创设了如下课程导入:首先用图片形式提出水资源污染问题的严重性,引起学生共鸣,进而提出第一个问题:自来水质量是否达标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它的控制标准主要有哪些?由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后,再提出问题水的硬度大小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如何确定水的总硬度?学生由此进人学习状态。接下来,教师可先介绍基本理论如滴定分析的概念并演示滴定分析的基本操作,然后引领学生通过相互讨论(分别采取同桌讨论、小组讨论、全班讨论等多种形式)明确实验目的、掌握实验原理,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步骤,通过小组讨论,提出同组都认可的设计方案,可以组织组间辩论,由老师引领学生明确本次学习的主要内容,就学生提出的实验方案进行评价,并指导学生按照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教师从旁对实验的操作及实验技巧进行指导,对学生实验中的具体问题及时予以解决,保证实验顺利进行。实验结束后,在老师的指导下,以实验小组为单元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教师可趁机讲解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讨论结束后,请小组代表发言,教师就实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予以解答,对实验的结果做出公正的评价,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表扬和鼓励,澄清有争议的问题并对整个实验进行归纳总结。

(2)案例探究式教学的评价。①问卷评价:调查问卷共设8项内容,设置是、否、不一定三个选项。本次调查发出问卷60份,回收60份,有效率100%;②操作考核:由专家老师按照评分标准(包括单项操作、实验结果、数据处理、每项分值、扣分原因等)为每位同学打分。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设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1.调查问卷结果。从实验组学生进行的调查问卷结果显示,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法,95%的学生认为案例探究式教学提高了学习兴趣,89%的学生认为案例探究式教学法更能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86%的学生认为对理论知识的记忆更加牢固,理解更为透彻,93%的学生认为采用案例探究式教学法对于培养其团队协作能力很有帮助,91%的学生认为该方法有益于拓宽学习思路;87%的学生认为,该法有利于其创新能力的提高;92%的学生认为,案例探究式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但也有11%的学生认为课堂讨论效率不高,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传授的理论知识量较少。

2.操作考核成绩分析。成绩分析显示:实验组学生操作考核平均成绩(83.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操作考核平均成绩(76.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三、讨论

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较,案例探究式教学更加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自我学习意识的体现,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益探索,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对案例探究式教学法持肯定的态度;操作考核成绩分析表明案例探究式教学法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法,在医用化学教学中具有推广价值。但在案例探究式教学法实施过程中也凸显出一些问题正待解决。

1.案例探究式教学给学生多年养成的被动学习习惯带来了极大的冲击,部分学生可能产生不适应,如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真正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2.案例探究式教学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寻找合适的案例,编写教案,同时对教师的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作为引导者、组织者应该具备更为渊博的知识储备、更加敏锐的观察力、更为灵活的教学手段以及对课堂更好的掌控能力。

3.案例探究式教学要求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班级安排、教学硬件、教学时间等做出相应的配套改革,使课堂教学更具有弹性,教师和学生能够具有更高的教学和学习的自主权。

第五篇

一、化学实验课堂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在目前的教学中,学生们重理论轻实验的现象普遍存在。理论课堂上,学生全神贯注,实验课堂上则嬉皮笑脸;理论课堂的学生连细小问题都要问得清清楚楚,实验课堂则能不做就不做,能减就减。特别是大多数学生在中学阶段缺乏基本实验操作的学习和训练,在实验课上手足无措,漏洞百出,甚至有同学连滴定管、布氏漏斗等仪器都分不清楚。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这种现象的存在,很大原因源自于学校的教学模式及考核方式。其实,化学本身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是理论的基础,理论是实验的升华,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而无机化学实验是本科学生进入大学最先接触的一门实验学科,是理论与实践的连接点。通过实验课程使学生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和实验室基本行为规范对以后化学专业课程的学习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此,通过对教育模式和考核方式进行改革,让学生充分意识到实验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观能动性,是化学实验课程改革的核心目的。

二、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实验教学形式和手段单一

传统实验教学过程中,老师以讲授实验目的、原理、步骤、仪器使用、注意事项等为主,学生以被动的听、做、写为辅。实验课前,教师会将一切所需药品、试剂、设备仪器先准备好,学生进入实验室直接操作就可。这样机械式的教学过于死板、沉闷。缺乏师生间的有效交流与互动,学生常常把实验看成是一种负担,思想上不重视,行为上不努力。长期以来,容易造成学生懒散,遇事不会思考,动手、动脑能力差等后果。

2.实验教材与实际情况不符

学校使用的教材是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无机化学实验》第三版。教材里面的部分实验内容,往往与学校的实验条件不相符。主要体现在:一是仪器设施与教材上存在差异。例如:实验室的一些加热过滤装置与教材中的存在差异;而某些指定的玻璃仪器也存在着大小及型号的差异;教材中酸度计、分光光度计等仪器型号与学校使用同类仪器有区别。二是实验药品与教材上存在差异。学校实验条件相对简陋,尤其是一些通风措施不很完善,在涉及一些有毒气体、药品的实验中,往往由任课老师调换安全试剂。如:用次氯酸代替氯气,硫化钠代替硫化氢等。三是一些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的实验,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无法在实验室中操作完成。四是有些实验现象发生较快,效果不明显,过程不能完整展现,学生无法了解实验细节。上述这些情况,容易造成学生在药剂选择、仪器组装及使用过程中的操作及理解困难。

3.学生缺乏兴趣,实验课堂教学难

教学过程中,由于通风设施及烘箱等电器的工作使化学实验室环境嘈杂,常常导致老师嗓音难以服众。同时,师生均站立教和学,教师无法在同一时间兼顾到所有的同学。而实验室涉及到的仪器及操作等依靠单一的讲授难以达到细致的教学效果。长此以往,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在讲授过程无兴趣,知识左耳进右耳出,多靠啃书本的盲目自学,莽撞模仿,最终导致学生缺乏实验常识,基本操作不规范,在递交实验报告前一抄了事。此外,在实验过程中,学生数量往往较多,教师很难起到及时提点与警示每个同学的作用,造成一些错误操作的长期存在,日久成为习惯,会导致后续综合实验更加困难。更有甚者,学生往往不做充分的课前预习。化学实验课是在教师指导下的由学生独立完成的教学活动,只有在经过认真的课前预习,了解实验目的,熟悉实验内容,掌握所用仪器及实验装置的使用及相关操作事项,学生才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各项实验操作。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实验课的态度大多较为冷漠,课前预习往往成为学生简单抄写实验教材的一个过程。这些实验教学现状必须得到改变。

三、可视化实验教学的优势

可视化实验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形式,是指课堂讲授增加看的比重,从枯燥的听课,变为听看结合。化学实验课堂的可视化教学,可以通过任课教师结合本实验室的实际情况,把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分成:原理、实验和结果等部分制成图片或视频课件,在预习、实验前和实验后等不同时段,利用3G网络或高校WIFI等手段传输到云存储中,也可以通过微信、QQ群等网络平台上互相讨论,交流心得体会。可视化实验教学在学校实践以来受到众多师生的欢迎。以《醋酸亚铬水合物的制备》为例,该实验主要有四个操作要点:一是浓盐酸的滴定;二是还原过程的装置震荡;三是将二氯化铬压入醋酸钠溶液;四是用去氧水、乙醇和乙醚洗涤产物。第一步的困难在于要用滴液漏斗将10ml浓盐酸在1小时内匀速滴完,学生们往往感到难于控制。实际上可以采用间歇滴定的方式,通过观察氢气生成速度来决定加酸的时机。第二步的困难在于整个反应装置难以同时震荡,常常造成漏气导致实验失败。其实在还原过程可以仅保留反应及出气装置,这样能够减少震荡的难度。第三步中,由于反应物用量较少,但实际反应的锥形瓶却较大(250ml)且瓶底凸出,常常导致大量二氯化铬溶液滞留。对此可通过在长玻璃管底部续接一段软胶管来解决这个问题;第四步中应注意抽滤和注液时机的合理操控。上述四个问题在教材上没有明确说明,教师在较短的讲述时间内,难以清晰展示每个细节,常常造成学生虽经反复操作却仍不得要领,最终实验失败。自从教师将前三个步骤制成图片,第四个步骤录制视频后上传至百度云与学生分享后,此实验成功率大大增加,显著提升了教学效果。具体来讲,与传统的模式相比可视化实验教学具备如下优势:一是可视化实验教学凭借网络技术的方便快捷,可以使学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来远程学习,实现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二是可视化实验教学是由思维可视化联想得到的,可以充分发挥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多种媒体资源的特点,直观生动,易于接收,有效弥补了单一语言教学的枯燥性,增加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和直观性。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化学理论和实验原理,更准确的呈现实验结果,让学生对其掌握更清晰与深刻。三是可视化教学有效信息量丰富,能够满足多样化的实验教学需求,达到省时、高效,并提高学生主动学习兴趣的目的。例如:对于实验预习资源少、时间短的问题,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方便的预习实验内容,了解实验要求和实验设备,观察实验模拟过程。观看操作录像,提高实际操作的效果。教师也能够更加方便的记录往届学生在指定实验过程中易出错的操作事例,然后通过图片或视频与现届同学们分享总结,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而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通过与教学课件对照,能够及时发现与纠正自己在做实验过程中的错误和不足。这样能够达到提升学生实验兴趣,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的目的。同时也便于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是对于有毒有害、设备有限、无法操作的实验,采用可视化课件模拟演示实验过程,能够拟补因实验室条件限制带来的教学缺憾。对一些反应速率过快或反应现象不易观察的实验,也可以通过课件专门放大细节过程,使学生能细致观察关键性的实验细节。

四、可视化实验教学的经验

可视化实验教学在学校实施以来,我们逐步摸索与积累了一些应用与实践经验,主要有:一是应当立足于本校化学实验室现状,根据学生实际学习能力及动手水平,紧密联系教材,合理编排实验。二是可视化实验教学课件制作应注重区分预习、操作与实验总结等阶段,主要以辅助、启发性知识组成为主,以学生为主体,逐步建立与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提高学生对待实验的积极性,增强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三是注重对学生基本操作及实验室规章制度的培养,适当安排学生自己准备药品、配制溶液、组装实验装置等,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主动思考的能力,并养成良好的实验行为习惯。四是教师应利用网络平台发布适时实验通知和实验要求,及时上传实验教学课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通过网络进行公开解答;对于相关难点问题,进行公开讨论。五是针对学生不注重实验分析与结果讨论,应鼓励学生对可能的实验结果运用理论进行推测,也可以利用网络组织一些讨论式的教学,通过适当的引导与提点,帮助学生用巩固所学知识,拓宽思维模式。六是运用网络资源共享的优势,适时向学生展示一些国内外先进的实验仪器,开阔学生的知识面和眼界,提高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兴趣。总之,可视化实验教学在学校实施以来,推动了学校实验教学改革的发展与深化,更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适时调整了教学关系,丰富与扩展了教师职能,确立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符合学校提出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因材施教,个性发展教改原则。它改变了传统的以老师讲授、学生实验、实验报告为主要模式的教学方法,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效果。

【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论文5篇】相关文章:

师范院校化学实验课教学的优化

浅析新课程下化学实验教学

化学教学中帮助学生提高记忆效率

初中化学实验图像教学的渗透

中考化学学习要诀的复习指导

化学实验专题复习教学目标要求分析

谈化学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化学教学中化学实验的重要性

试论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论文

职业教育中的化学实验教学3篇

最新化学教学经验文章
热门化学教学经验文章
精品推广
化学论文推荐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