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 查字典化学网 > 学习园地 > 化学试题 > 2013年中考化学信息给予题汇编

2013年中考化学信息给予题汇编
来源查字典化学网| 2016-04-12 发表| 学习园地分类:化学试题

学习园地

专题透析

信息给予题又称为新情境题,其形式是根据题中所给的新信息、新知识,使考生经过短时间的临场阅读和一系列的思维活动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其思维活动中要较多地运用到比较思维、整体思维、归纳演绎思维、迁移思维、辨证思维等多种思维方法,有时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来解决某一问题。

信息给予题的特点:

(1)题干所给信息往往是学生未曾学过的新知识或是新情境。

(2)题中信息具有启发性,可以加以充分利用。

(3)解答问题时,要运用从新信息中抽象出来的新知识和新规律并将之与已有知识相联系。

信息给予题的基本形式:题干(叙述部分)+若干简短问题

题干是向学生提供解题信息,它可以是对某一实验、生活现象或工业过程的描述,也可以是对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化学反应)或一系列物质间相互关系的描述。因此,它的作用是说明已知的条件、提供基础知识或为解决问题铺设台阶。

问题部分往往是围绕题干给出的信息主题展开的,一种是借助你已有的知识解决新的情境问题,或借助你已具有的能力去获得新的知识并解答相关的问题。这些问题常以连环式、渐进式、并行式或综合式的结构关系形成系列,构成对主题的比较完整的研究。问题部分的形式较多的是要求书写化学方程式、得出某一化学反应新规律、得出已知物质的未知性质或未知物质的相关性质等新知识、或进行一些与情境相关的计算等,也有一些题目出现了与评价或设计相联系的新题型。

解答信息给予题的一般过程:

1、阅读理解要求认真审题,尽可能多的获取相关的有用信息。

2、分析所给信息,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

3、综合运用多种思维方法,与已有知识建立联系,进行类比推理,将分析所得的信息概括出新知识或新方法。

一、选择题:

1.(2013北京市)肼(N2H4)是一种无色油状液体,有刺激性气味,有吸湿性。点燃时,迅速而完全燃

烧,生成 N2和 H2O,并放出大量的热。下列有关N2H4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应密封保存 B.完全燃烧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C.可用作燃料 D.其中氮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7:1

2.(2013安徽省)我国科学家用滤纸和二氧化钛(TiO2)薄膜制作出一种新型纳米纸,又在纳米纸上铺一层萘胺(C10H9N)染料,制成一种试纸,用于检测食品中亚硝酸盐浓度的高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钛中Ti的化合价为+2 B.萘胺中C、H、N的原子个数比为10:9:1

C.二氧化钛和萘胺都是有机物 D.这种试纸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3.(2013安徽省)二氧化碳和氢气可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甲醇:CO2+3H2 CH3OH+H2O。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为CO2的利用创造了一种新途径 B.钌-膦铬合物的质量在反应前后发生了变化

C.氢原子数在反应前后发生了改变 D.属于复分解反应

4.(2013安徽省)最近科学家用钙原子轰击铕原子,合成117号元素(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94g

B.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7

C.该元素的核外电子数为117

D.钙和铕都属于金属元素

5.(2013厦门市)用 和 分别代表两种不同单质A2和 B2 的分子,A2和 B2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物质 X ,微观过程如图 1 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反应过程中 A2 和 B2 分子保持不变 B.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C.参加反应的A2与 B2 分子数之比为 3 : l D.物质 X 含 4 种元素

6.(2013厦门市)图 2 表示土壤的 pH 和植物吸收营养元素的关系。栅栏(阴影部分)纵向宽度越宽,表示植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率越高。依据此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土壤酸性越强,植物对三种元素的吸收率越高

B.土壤碱性越强,植物对磷元素的吸收率越高

C.土壤 pH=8 时,植物对三种元素吸收率最高的是钾

D.植物同时吸收三种元素的土壤 pH 最佳范围: 5~6

7.(2013福州市)根据图2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氯原子的质子数是17

B.氯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

C.当X=8时,该微粒是阳离子

D.在化学变化中,氯原子易得电子

8. (2013福州市)用 和 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微观示意图能表示化合物的是( B )

9.(2013泉州市)以下是一个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从示意图获取的信息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发生改变

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与数目发生改变

C.反应前两种分子的个数比是1:2

D.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化合反应

10. (2013金华市) 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 、 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对图示模型理解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只有一种单质

作物茶树棉花水稻甘草

pH5.0~5.56.0~6.86.0~7.07.2~8.5

11.(2013泉州市)几种作物适宜生长的pH范围如下表。取某地土壤浸出液,用pH试纸测得其显酸性。则这种土壤不适宜种植的作物是

A.水稻 B.棉花 C.茶树 D. 甘草

12.(2013泉州市)化学家创造出一种物质干水, 其每个颗粒含水95﹪,外层是SiO2 ,干水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比普通清水高三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干水和干冰是同一种物质 B.干水中的水分子不再运动

C.用干水吸收CO2有助于减缓温室效应 D.干水吸收CO2的过程只发生物理变化

13.(2013龙岩市)地壳中含有丰富的氧、硅、铝、铁等元素。结合下图分析,关于这四种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氧原子的核电荷数为8

B.硅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C.铝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

D.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5.85g

14. (2013兰州市)2013年4月,四川雅安发生了7.0级地震。震后灾区人民的饮用水可用漂白粉消毒。漂白粉的制取原理为:2Cl2+xCa(OH)2=CaCl2+Ca(ClO)2+2H2O,此反应中x的数值为

A.1 B.2 C.3 D.4

15. (2013兰州市) 2013年3月,浙江大学实验室里诞生了世界上最轻的材料碳海绵。碳海绵具备高弹性和疏松多孔的结构,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两者都是碳单质)。下列关于碳海绵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常温下化学性质活泼 B. 具有吸附性

C. 在一定条件下可还原氧化铜 D. 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CO2

16.(2013佛山市)黄金是贵重金属,性质稳定,应用广泛,有关金元素说法正确的是

A.核电荷数为276 B.原子序数为118

C.中子数为79 D.相对原子质量为197.0

17.(2013佛山市)按右表提供的信息,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从左到右依次增多

B.第二周期的Li、Be和B均为金属元素

C.Mg2+、H+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2和0

D.Na+和Al3+ 的核外电子数相同

18. (2013百色市)心血管疾病患者大多属于酸性体质,根据以下表中信息:

食物苹果葡萄牛奶豆制品

pH2.9~3.23.5~4.56.3~6.67.4~7.9

这类患者应经常食用的食物为

A.牛奶 B.苹果 C.葡萄 D.豆制品 2119.(2013海南省)两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示中共有四种分子

B.说明化学反应中原子可分

C. 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D. 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20.(2013海南省)天宫一号飞行器中的镍氢电池放电时所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H2+2NiO(OH)= 2Ni(OH)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NiO(OH)是混和物 B. NiO(OH)是反应物

C. Ni(OH)2 中含有两种元素 D. Ni(OH)2 中Ni的化合价为+1价

21. (2013武汉市)氨气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加热条件下,氨气能将氧化铜还原成铜,反映的化学方程式为: 3CuO+2NH3 3Cu+3H2O+N2,如下图所示,挤压鼓气球把空气鼓入盛有浓氨水的集气瓶中,使氨气进入试管,用酒精灯给试管加热,即可达到实验目的。关于该实验,有下列几种说法:

① 实验中,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

② 反应一段时间后,可看到试管内有红色物质生成;

③ 反应结束时,先撤出导气管,再熄灭酒精灯,以免液体倒流;

④ 该装置没有对尾气进行处理,会污染空气。

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③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只有①②

22.(2013咸宁市)硒被誉为抗癌大王。根据右图提供的硒的有关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硒属于金属元素

B.硒的原子序数是34

C.硒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4

D.硒的相对原子质量是78.96 g


【2013年中考化学信息给予题汇编】相关文章:

2013年中考化学热点——食品添加剂的探究

2012年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化学式

2009年初中化学氧气解题指导

初中化学—盐酸不是酸

中考化学典型解题方法和技巧

2011年中考化学解题指导 常见的化学合成材料

2012中考化学保护好我们的环境压轴预测

2012年中考化学实验常用仪器介绍总结

2013年中考化学基础知识总结 碱的溶解性

2013中考化学热点— 抗甲流药物

最新化学学习园地文章
热门化学学习园地文章
精品推广
化学试题推荐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