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来了,大家是不是特别开心呀?但是小编提醒大家:我们还是个学生,主要任务还是学习哦!鉴于此,小编精心准备了这篇2014年九年级上册化学寒假作业实验探究题,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31.(9分)根据右图回答问题。
⑴写出仪器a的名称 。
⑵向人字型管的甲、乙两端分别装入一种固体和一种液体物质,按图示连接好装置,再倾斜装置,使乙中液体流入甲中。填写下表。
操作及现象 固体物质 液体物质 两端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将带火星木条放在试管口,木条复燃
将燃着木条放在试管口,木条熄灭
32.(8分)根据下列实验回答问题。
⑴A实验中的现象是 。
⑵B实验中水的作用是 。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⑶某同学用C装置(气密性良好)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因红磷量不足,其结果明显小于1/5,接着他将装置中水倒出,马上又用此装置进行了第二次实验(红磷过量,气密性良好),发现结果还是明显小于1/5,其原因是 。
33.(7分)甲、乙同学分别进行如下探究活动,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过程。
⑴甲同学:检验一种气体并探究该气体的性质。
探究活动一:
实验内容 实验一:观察一瓶气体并闻气味 实验二: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盛有该气体的集气瓶内 实验三:向盛有该气体的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
实验现象 瓶口向上放置,无色无味 燃着的木条熄灭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 1. 该气体是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 该气体能与石灰水反应。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活动二:
该同学另取一瓶该气体,进行如右图所示的实验:将集气瓶倒扣在水槽中,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玻璃片盖住集气瓶将其从水槽中取出,如何证明该气体与水发生了化学变化?填写下表。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一支试管内液体变红,一支试管内液体为紫色 结论:该气体与水发生了化学变化
四、计算题(共14分)
34.(6分)工业上用电解氯化镁的方法生产金属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MgCl2 直流电 Mg + Cl2,若生产240 kg金属镁,理论上需电解氯化镁多少千克?
35.(8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至完全分解,则生成氧气的质量占高锰酸钾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
⑵小宇同学将16 g高锰酸钾放在试管里加热制取氧气,反应一段时间后,称量试管内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4.4 g。
①剩余固体中,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生成二氧化锰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以上就是2014年九年级上册化学寒假作业实验探究题的全部内容,希望你做完作业后可以对书本知识有新的体会,愿您学习愉快。
【2014年九年级上册化学寒假作业—实验探究题】相关文章:
与“2014年九年级上册化学寒假作业—实验探究题”相关文章
网友关注
精品推荐
- 2019秋高一化学鲁科版创新班第7次课课堂实录
- 人教课标版-2011化学九上-3.2.1《原子的结构》课堂教学实录-邱翠芳
- 【获奖】科粤版初三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章7.1 溶解与乳化
- 人教课标版-2011化学九上-3.2.2《原子的结构-第二课时》课堂教学实录-牟艳萍
-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一次函数复习题B组(P11)
- 人教课标版-2011化学九上-3.2.1《原子的结构》课堂教学实录-罗安
-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3.4包装
- 人教版化学九上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课堂教学实录-王婷
- 牛津上海版二年级英语上册Module 3 Unit 2 In my room
- 【获奖】科粤版初三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章7.2 物质溶解的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