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在不断更新的同时也需要及时的归纳总结,才能更好的掌握,接下来查字典化学网初中频道给大家整理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知识点整理,供大家参考阅读。
溶液中酸碱度的表示——pH
(1)溶液的酸碱性是指溶液显酸性、显碱性或中性,指示剂可以判断溶液显酸或碱性,却无法判断酸碱性的强弱程度,为了能够表示溶液的酸碱强弱程度,常用pH表示。
(2)pH的范围通常是0-14之间 (3)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上图中可以看出:pH=7,溶液呈中性 PH>7,溶液呈酸性,pH数字越小酸性越强。 PH<7,溶液呈碱性,pH数字越大碱性越强。
注意:pH是表示溶液酸碱性的强弱,酸性越强,溶液中H+含量越多,pH值越小;碱性越强,溶液中OH-含量越多,pH值越大。
(4)pH的测定方法:测定溶液的pH最简便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在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将被测液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即可得出溶液的pH值。 注意:① 不能直接
将pH试纸侵入待测溶液中,这样会污染我们的溶液。 ② 润湿的pH试纸测得的结果不准确,因为相当于把溶液稀释了。检验气体的酸碱性时可将试纸润湿。 ③ pH测得的数字是正数。 ④ 通
常情况下把pH小于5.6的雨称为酸雨。数值越小,污染越大。
现在是不是感觉查字典化学网为大家推荐的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知识点整理复习很关键呢?欢饮大家阅读与选择。
【人教版初三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知识点整理】相关文章:
与“人教版初三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知识点整理”相关文章
网友关注
精品推荐
-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四节街心广场
- 人教版初中化学9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课题2 氧气
- 人教课标版-2011化学九上-3.2.2《原子的结构-第二课时》课堂教学实录-徐林
- 人教课标版-2011化学九上-3.2.1《原子的结构》课堂教学实录-李强
- 人教课标版-2011化学九上-3.2.2《原子的结构-第二课时》课堂教学实录-男教师
- 人教版化学九上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课堂教学实录
- 人教版化学九上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课堂教学实录-王婷
- 人教课标版-2011化学九上-1.5《寻找金属变化的规律》课堂教学实录-曾柳萍
- 人教版化学九上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课堂教学实录-周蕾
- 人教课标版-2011化学九上-3.2.1《原子的结构》课堂教学实录-陈运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