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 查字典化学网 > 化学教研 > 教学设计 > 分子和原子(第1课时)导学案二

分子和原子(第1课时)导学案二
来源查字典化学网| 2015-12-10 发表| 化学教研分类:教学设计

化学教研

[探索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认识物质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过程与方法

(1)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2)培养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学生对微观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探索导航]

[情境创设]

情境一、

情境二、如果把一瓶香水带进教室,打开瓶塞。同学们为什么会闻到香味?

情境三、糖放入水中为什么不见了?

情境四、衣柜中的樟脑片为什么会不见了?

[实验导入][实验3-2]品红的扩散,在静止的水中品红为什么会扩散?

在很久以前,许多学者就对上述这些问题进行了探究。他们提出物质是由不连续的微小粒子组成的设想,并用以解释这些现象。

[小结]物质确实由 构成。

[问题提出]

1、肉眼看不见的分子是真实存在的吗?

2、肉眼看不见的分子有何特点呢?

[讨论]为什么花香能闻到,但却看不到?

为什么能看到整块糖,却看不到溶解后的糖?

[引导探究]做氨气在空气中扩散的实验。如图所示

请同学们猜测:为什么A烧杯中的溶液变红了?

[补充实验]酒精和水混合

思考:为什么1+12?

[点拔]一碗黄豆与一碗小米混合是否等于两碗?

[小结]该实验说明什么?

[实践应用]:用分子的观点分析:

1、为什么墙内开花墙外香?

2、为什么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易晾干?

3、物质为何有三态变化?


【分子和原子(第1课时)导学案二】相关文章:

九年级化学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第2课时)

化学说课稿: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三课时)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

《溶解度》教学设计(第1课时)

化学键 第2课时 教学设计

常见的酸和碱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溶液的形成》教学设计(第2课时)

《常见的酸和碱》教学设计(第2课时)

气体摩尔体积(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溶解度(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最新化学化学教研文章
热门化学化学教研文章
精品推广
教学设计推荐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