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 [提示:二氧化碳加压、降温制成干冰时,只是状态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C [提示:石蕊试液原来的颜色为紫色,通过二氧化碳后溶液变红色,再加热溶液,溶液又变成紫色]

B [提示:大理石与盐酸的反应不是分解反应]

同学们字教室学习时,由于呼吸作用,产生大量二氧化碳,长时间紧闭门窗,会使人感到气闷、头昏、心悸等,不利于人体健康。

(1)①②
(2)③④
(3)①②③④

实验现象:有气泡产生,固体粉末减少,蜡烛熄灭。
原因:纯碱与醋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慢慢增多,使燃着的蜡烛熄灭。

(1)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分解反应
(2)碳 + 氧气二氧化碳,化合反应
(3)石蜡 + 氧气 水 + 二氧化碳 ,既不是分解反应,也不是化合反应
(4)二氧化碳 + 水 → 碳酸,化合反应

水草通过光合作用能够产生氧气,可供鱼呼吸。

在两支试管中分别装等量的澄清石灰水,一支试管中不断通入空气,同时在另一支试管中不断通入呼出的气体,作对比试验。(答案合理即可)

提示:结合职务的光合作用、动植物的呼吸作用,以及腐败、燃烧等相关的知识进行说明。
与“沪教版化学课本九年级上册奇妙的二氧化碳第2章第2节习题答案”相关文章
网友关注
精品推荐
-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第5集 第六单元复习指导 与方法有关的知识
- 人教课标版-2011化学九上-3.2.1《原子的结构》课堂教学实录-李强
- 人教课标版-2011化学九上-1.5《寻找金属变化的规律》课堂教学实录-曾柳萍
- 人教版化学九上第1单元《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课堂教学实录-程相林
- 人教课标版-2011化学九上-3.2.1《原子的结构》课堂教学实录-邱翠芳
- 人教版化学九上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课堂教学实录-周醒民
- 【获奖】科粤版初三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章7.2 物质溶解的量
- 人教课标版-2011化学九上-3.2.1《原子的结构》课堂教学实录-王水池
- 人教课标版-2011化学九上-3.2.2《原子的结构-离子》课堂教学实录-李玉波
-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20.4(2)一次函数的应用2P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