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燃烧的条件
1、燃烧的定义:燃烧通常指可燃物与氧气发生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2、燃烧的条件
可燃物达到着火点(该物质着火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的温度
可燃物与氧气/空气充分接触
(一)二氧化碳与镁带的反应
反应方程式:2Mg+CO2(点燃→)C+2MgO
现象
结论:具有剧烈发光发热现象的化学反应都是燃烧
(二)金属钠与氯气的反应
反应方程式:2Na+Cl2(点燃→)2NaCl
现象
置换反应: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化合物和另一种单质的反应
即A+BC→B+AC
火柴杆竖直之后为何会逐渐熄灭?
答:因为火柴杆的温度会达不到着火点
3、特殊的燃烧
自燃
白磷:少量白磷保存在冷水中(隔绝氧气)
缓慢氧化:积聚热量引发自然(缓慢氧化,不一定引发自燃例如:铁生锈、食物变质、人类衰老、橡胶老化)
爆炸:可燃性气体、液体的蒸发或粉尘在空气中(必定有氧气)浓度达到爆炸极限时,点火或遇火星会爆炸H2,CO,CH4,C2H5OH,面粉
【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燃烧的条件】相关文章:
与“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燃烧的条件”相关文章
网友关注
精品推荐
- 人教版化学九上第一单元《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药品的取用》课堂教学实录-晋城市优课
- 人教课标版-2011化学九上-3.2.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课堂教学实录-高凤娟
- 人教课标版-2011化学九上-3.2.1《原子的结构》课堂教学实录-姜海涛
- 人教版化学九上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课堂教学实录-周醒民
- 人教课标版-2011化学九上-3.2.1《原子的结构》课堂教学实录-黄晖
- 人教课标版-2011化学九上-3.2.1《原子的结构》课堂教学实录-罗安
- 人教课标版-2011化学九上-3.2.1《原子的结构》课堂教学实录-赣州市
- 人教版化学九上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课堂教学实录-王婷
- 人教版化学九上第一单元《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课堂教学实录-武爱民
- 人教课标版-2011化学九上-3.2.1《原子的结构》课堂教学实录-李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