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 查字典化学网 > 学习园地 > 化学实验 >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变化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变化
来源查字典化学网| 2012-12-31 发表| 学习园地分类:化学实验

学习园地

化学实验是学生获取知识、进行知识创新的重要的手段,是培养学生科学兴趣、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科学能力的重要途径。在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中大部分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实验前教师明确讲清有关的知识点,将实验方案和步骤以及注意事项明确地教给学生,再进行演示实验;而在新课程的实施中重视了化学实验在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中应有的作用。在新课程改革下,和传统教学相比化学实验教学发生了以下变化:

1、改变实验思想,重视了能力培养

以前的实验都是教师按着教材向学生灌输,实验过分偏重于验证性,偏重于实验的结果,这就无法激发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甚至于一些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也不爱做实验,而养成背实验、背现象的学习习惯。这就要求我们改变过去实验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只注重理论知识的验证及基本实验方法与技能训练的培养模式。而新教材增加了探究性实验,减少了验证性实验,对实验能力的要求大大提高。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努力挖掘蕴含于教材中的可供探究的素材;探究问题的难度要恰当,要符合学生的思维能力;要帮学生打好进行科学探究必备的知识基础。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自主性,使实验教学成为他们质疑、信息收集和处理、探究的实践活动。

2、“照方抓药”式实验向设计探究实验发展

以往的实验都是教师按着教材的要求准备好实验仪器和药品,学生按着实验台上的实验用品和教材上的实验步骤进行“照方抓药”式的实验操作,学生的实验基本上属于一种纯技能的训练,停留在表观上,缺乏足够的思维。

针对上述现状,在新颁布的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的目标是:能在教师指导下或通过小组讨论,根据所要探究的具体问题设计实验方案。同时,对教学过程中建议了多个设计实验的题目,例如:探究空气中二氧化碳相对含量的变化;探究铁制品锈蚀的条件;推断孔雀石分解产物等。实验教材中也有多处设计实验的内容,例如:设计简易灭火器;设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等。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也增设了相应的设计实验题目,例如:探究二氧化碳能否溶于水?证明分子间有间隔等一系列实验,这些实验的开展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阔了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验能力的培养。同样在实验器材很简单的情况下也能设计多个实验题目,例如:蜡烛燃烧实验探究:㈠蜡烛燃烧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㈡可燃物燃烧需要什么条件?㈢蜡烛燃烧后的产物?㈣蜡焰各部分温度是否一致?㈤蜡烛熄灭后的遗留问题?这些是教师能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巧妙处理“有用”与“有趣”的关系。同时,让学生体会到对待同一事物,应从不同角度去分析。

3、验证实验转变为探究实验

有专家指出,在教学中,无论怎样强调实验都不过分,但实验不是为了训练某一技能,验证某个知识而设置的,化学实验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

以前化学实验是以验证实验为基础。现在新课程要求社会即课堂,化学实验是以科学探究方式出现,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将实验教学跟探究学习融合起来,不但让学生获得知识、学到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受到科学方法、科学思维的训练,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品德,发展学习的兴趣,这是新课程的显著特征。

“实验探究”的基本内涵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使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以新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的身份,通过实验亲自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该法要求课堂教学以实验为线索,通过教师引导,由学生通过直观、鲜明的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经过处理、分析、归纳来研究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质、探索化学规律,让学生参与到发现问题、科学探索、解决问题、运用新知的全过程中。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探究式实验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重视。新教材(上册)共有16个"活动与探究"栏目,其中通过实验进行的就有10个,其它的实验大多数也由以前的验证结合变为通过实验探究结论。教学中一般通过:化学实验问题→猜想与假设(或化学实验事实)→实验验证假说(或科学抽象)→科学结论→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实验教材中关于"质量守恒定律"和"燃烧的条件"的探究就是典型范例。通过对亲眼目睹的实验现象分析总结得出结论,进行物质性质的教学,而不是从物质结构出发推断物质的性质,这种方式,对知识的理解深刻,记忆牢固,没有感觉到学习的乏味。与此同时也体现了“降低死记硬背的学习要求,注重层次性、过程性和生成性的概念原理学习”等新课程理念。

4、从课本、课堂走向生活、社会

新的化学课程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优势,通过化学实验拉近学生与化学科学间的距离,让学生体验到知识的实用性和价值性。在实验教材的实验中,象"我们吸人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工业上的水的净化”、“铁制品的锈蚀条件研究”等实验,使学生真切感受到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化学与我们的生活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同时,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关心我们身边的事物,观察和探究身边的常见现象,从中发现问题、解释问题,不断增强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带领学生走出学校,走向社会,亲身感受化学知识的作用。

5、由背实验向互动交流式发展

过去的教材对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都给出了答案,在教学中无论是演示实验还是学生实验,结束后都会对照教材的标准答案,并依照教材的答案背下来,甚至可以不做实验。新教材在实验设计上取消了现象、分析、结论等环节的内容,变为由学生自己来完成。这样在实验结束后,学生就观察到的现象、分析的思路以及得到的结论进行相互交流、展开讨论,对出现错误和偏差的实验要进行分析总结找出失败的原因。从而培养了学生严肃认真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同时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表达交际的能力。

6、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实验教学手段

多媒体技术能为化学教学提供丰富多彩、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实现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适应信息化社会需要的信息收集、选择、处理的能力及人际交往的能力。

传统的实验教学,遇到一些要求高、难、设备贵重的实验,往往难以开出,多媒体正好可弥补这一缺陷,例如:

(1)物质条件受限制的化学实验;

(2)爆炸、毒性较大且不易控制的一些危险实验;

(3)易出错误的实验,多媒体模拟一些错误的实验,可使学生亲眼感受错误操作的危险性,从而避免错误的发生;

(4)微观物质结构及其运动的实验,有时通过语言描述比较困难,结构模型的使用又不方便,而借助多媒体三维图形功能则可以有利于学生对微观世界的理解,有利于空间想像能力的培养。

比如进行镁、铝、铁三种金属同时和酸反应速度的比较,通过多媒体投影出的现象明显;在对浓硫酸稀释时,总有同学分不清到底要把水加到浓硫酸中还是把浓硫酸加到水中,如果我们能够让他看到把水加到浓硫酸中的后果,那他们一定很难忘。还有诸如酸雨危害等环境问题、材料化学的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总之,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深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过去传统实验教学的不足,学生由被动、机械的操作变为主动、探究实验,活跃了学生思维,开发了学生潜能,很多时候学生表现出来的能力,超出了教师的预想,使学生成为了实验教学的主体。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变化】相关文章:

新课改理念下的中考化学命题新趋势

装置的多种用途

氢氧化钠固体变质的实验探究

初中化学实验方案的改进与创新

初中化学基础知识汇总

初中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的“不”

化学实验现象描述的常见错误

绿色化学中考试题选析

初中化学实验操作改进与创新

抗击冰雪与中考化学

最新化学学习园地文章
热门化学学习园地文章
精品推广
化学实验推荐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