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an-Tseh Lee (1936~)美国物理化学家,
李远哲主要从事微观反应动力学的研究,在气态化学动力学、分子束及辐射化学方面贡献卓著。分子束方法是一门新技术,1960年以来才试验成功。交叉分子束方法起初只适用于碱金属元素的反应,后来李远哲在1967年攻读博士时
李远哲近十多年来一直与中国科学界和学术界保持密切联系。他除了屡次访问中国的高等院校,从事学术交流,帮助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系开展化学动力学研究工作外,还曾指导过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和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建立了分子束实验装置(见彩图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的电子能谱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交叉分子束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的实验大楼、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实验大楼)。在化学研究所建立的这套大型转动式分子束激光裂解产物谱仪,是目前世界上仅有的数套同类装置之一,为中国微观反应动力学的研究提供了重要手段。中国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和复旦大学、南京大学都授予他
他由于研究交叉分子束方法方面的重大贡献而同赫施巴赫和J.C.波拉尼共获1986年诺贝尔化学奖。他还获得美国化学会1986年德拜物理化学奖和1986年美国国家科学奖。
【中国化学家--李远哲】相关文章:
★ 初中化学知识总结
★ 初三化学课外实验
★ 初中化学
与“中国化学家--李远哲”相关文章
网友关注
精品推荐
- 化学九年级下册全册同步 人教版 第22集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一)
- 人教课标版-2011化学九上-3.2.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课堂教学实录
- 人教版化学九上第一单元《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课堂教学实录-黄荣弼
- 人教课标版-2011化学九上-3.2.1《原子的结构》课堂教学实录-王卉
- 人教课标版-2011化学九上-3.2.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课堂教学实录-梁国虎
- 人教课标版-2011化学九上-3.2.1《原子的结构》课堂教学实录-府谷县
-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20.4(2)一次函数的应用2P8
- 人教课标版-2011化学九上-1.5《寻找金属变化的规律》课堂教学实录-曾柳萍
- 人教课标版-2011化学九上-3.2.1《原子的结构》课堂教学实录-杨秋菊
- 人教课标版-2011化学九上-3.2.1《原子的结构》课堂教学实录-赣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