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⑴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
⑵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⑶了解原子的实际质量和相对原子质量的意义。
1.能力目标
⑴充分发挥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⑵培养学生学习运用对比、归纳的方法在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⑶初步教学生运用形象的比喻减少对微观世界的神秘感。
2.情感目标
⑴对学生进行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可分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
⑵逐步提高抽象思维的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⑶逐步培养量变引起质变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
⒈原子构成。
⒉相对原子质量
教学难点
1.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2.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形成。
教学模式
课堂讨论法
教学设备
电脑投影仪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什么是分子? 2.什么是原子?3.原子和分子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粒子
本质的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导入]既然我们已经了解了分子,原子,知道了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分为原子,原子重新结合又变成了分子,而原子是不能再分的。那接下来就让老师带领同学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原子到底是由什么构成的。
[板书] 课题2 原子的结构
[讲述]那到底是谁先提出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在17世纪和18世纪,由于科学家对气体性质和热现象的研究,积累了大量的事实,论证了原子和分子的存在。英国科学家道尔顿与19世纪初提出了近代原子学说。他认为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这些原子是微小的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同种原子的性质和质量都相同。道尔顿的原子学说对化学的发展起了十分重要的工作。[课件展示]
[设问]我们在上节课知道了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那原子到底可不可分呢?经过社会的发展,实验设备的不断更行,在1897的时候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认为原子并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在道尔顿的原子模型的基础上,汤姆生建立了新的原子模型,也就是著名的枣糕模型。他认为原子是一个平均分布着正电荷的粒子,其中镶嵌着许多电子,而电子是种带负电、有一定质量的微粒,普遍存在于各种原子之中,中和了电荷,从而形成了中性原子。[课件展示]
[讲述]那紧接着在1909年的时候,英国科学家卢瑟福和他的助手做了著名的粒子散射实验,对原子的结构进行了新的探究,从而发现了原子不仅仅是由带正电的粒子和带负电的电子组成,还有其他成分,那究竟原子是由什么组成的,那我们大家一起来看课件的内容。
实验结果表明,绝大多数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有少数粒子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有极少数粒子的偏转超过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而被反弹回来,这就是粒子的散射现象。
发生极少数粒子的大角度偏转现象是出乎意料的。根据汤姆孙模型的计算,粒子穿过金箔后偏离原来方向的角度是很小的,因为电子的质量不到粒子的1/7400,粒子碰到它,就像飞行着的子弹碰到一粒尘埃一样,运动方向不会发生明显的改变。正电荷又是均匀分布的,粒子穿过原子时,它受到原子内部两侧正电荷的斥力大部分相互抵消,粒子偏转的力就不会很大。然而事实却出现了极少数粒子大角度偏转的现象。卢瑟福后来回忆说:这是我一生中从未有的最难以置信的事,它好比你对一张纸发射出一发炮弹,结果被反弹回来而打到自己身上卢瑟福对实验的结果进行了分析,认为只有原子的几乎全部质量和正电荷都集中在原子中心的一个很小的区域,才有可能出现粒子的大角度散射。由此,卢瑟福在1911年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认为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叫做原子核(nucleus),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里绕着核旋转。
【原子的结构教案】相关文章:
★ 离子反应教案设计
★ 化合价教案设计
与“原子的结构教案”相关文章
网友关注
精品推荐
- 化学九年级下册全册同步 人教版 第18集 常见的酸和碱(二)
-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3.4包装
- 人教课标版-2011化学九上-3.2.2《原子的结构-第二课时》课堂教学实录-六安市
- 【获奖】科粤版初三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章7.1 溶解与乳化
- 人教课标版-2011化学九上-3.2.1《原子的结构》课堂教学实录-陈运发
- 人教版化学九上第一单元《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课堂教学实录-蚌埠市优课
- 人教版化学九上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课堂教学实录-王婷
- 人教课标版-2011化学九上-3.2.1《原子的结构》课堂教学实录-罗安
- 人教课标版-2011化学九上-3.2.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课堂教学实录-季晓强
-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一次函数复习题B组(P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