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 查字典化学网 > 教学经验 > 化学论文 > 浅谈小学科学与中学化学的衔接

浅谈小学科学与中学化学的衔接
来源查字典化学网| 2016-11-08 发表| 教学经验分类:化学论文

教学经验

【摘要】:

小学科学和中学化学一脉相承,我们共同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掌握相关的学科知识。做好小学《科学》教学内容与初中《化学》教学内容的衔接,是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系统性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关键点之一。小学与中学存在以下两大方面的差异:学生的差异;学科三维目标要求的差异。从而根据以上差异,应该做好以下的衔接:

        1、做好初中化学知识与小学科学知识的良性衔接;

        2、做好学生学习习惯的良性衔接;

        3、做好学生心理的良性衔接。做好以上衔接从而对教学进行改进,完成从小学科学到中学化学的顺利过渡。

关键词:中学化学小学科学差异良性衔接

小学科学和中学化学一脉相承,我们共同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掌握相关的学科知识。做好小学《科学》教学内容与初中《化学》教学内容的衔接,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是系统地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关键点之一。以下是我对小学科学与中学化学学习良性连接的一些看法:

一、学生的差异

根据对比中小学的感知、行为特点、处理事情的情感态度及学习的动机等的差异,学生的情况和状态有如下的差异。

1、感知、记忆的特点

小学生能记住一些具体的、直观的材料,对有趣的事情关注度高,而对抽象的词、公式和概念却难以记住,对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记忆起来相对有些困难。随着年龄的增长,到了初中,他们的思维理解能力不断提高,对词的抽象识记和意义识记的能力都会不断提高。例如:科学教学中,学生通过推针筒的实验,感知到水与空气不同。同样的针筒实验,初中生通过实验现象而验证其本质是液体分子间间隔小于气体分子间间隔。同样的实验,学生感知的出发点不一样,体现了学生的认知从表面到实质的过程,这也符合了小学生到中学生感知和记忆的特点。

2、想象、思维的特点

小学生想象具有模仿、简单再现的特点。随着年龄的增长,到了初中,他们对具体形象的依赖性会越来越小,创造想象开始发展起来。小学生在不能直接观察到事物特征的情况下,对某些概念进行概括会感到困难。而到了初中,他们则开始能够利用一定逻辑关系的词语来进行概括。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掌握概念中直观、外部特征的成分逐渐减少,而掌握抽象、本质特征的成分不断增多。例如:小学生描述一种事物的特征,往往先注意到事物的颜色、形状、气味等感官上能够感觉到的特征。而中学生对一个事物的描述会透过这些现象找到本质,找到这个事物区分于其他事物最本质的特征。

3、情感、意志的特点

低年级小学生虽已能初步控制自己的情感,但还常有不稳定的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到了初中,他们的情感更为稳定,自我尊重,希望获得他人尊重的需要日益强烈,道德情感也初步发展起来。小学生在课堂上表现非常活跃,而且还特别的爱表现,但是小学生的自制力还不强,意志力较差,难免在课堂上需要随时强调下纪律。初三的学生就淡定了很多,课堂秩序很井然,但是课堂上发言没那么活跃,属于思维活跃而行为比较淡定,语言表述上更具有逻辑性,但是发散思维的能力要局限的很多。例如:初三的学生都不喜欢举手回答问题了,如果上课提问问题,老师得需要点名叫起来回答,不是他们不会这个问题,而是不愿意站起来表达观点,符合青春期学生的行为特点。

小学生遇事很容易冲动,意志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都比较差。在学习活动中,虽然开始时劲头很足,但却往往虎头蛇尾,不能持久。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学生意志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会渐渐增强,他们能够自觉地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例如:中学生可以在小组合作的情况下独立的完成科学探究活动,他们可以小组合作制取氧气并且验证氧气的性质。

4、情绪、性格的特点

小学生情绪容易冲动,多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破涕为笑”之类的表现时常见到。初中学生已能感受到生活新奇和美好,喜欢动脑筋,乐于提问题,但仍缺乏耐心和毅力,缺乏一贯性。小学生的自我评价几乎完全依赖老师。小学生特别喜欢老师的表扬,有时为了得到老师的赞扬,会出现“争风吃醋”的笑话。他们容易看到自己的优点,不容易看到自己的缺点;较多地评价他人,不善于客观地评价自己。虽然小学生性格的可塑性很大,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行为会渐渐形成习惯,性格也就越来越稳定,越来越难以改变了。而中学生对己对他人的评价相对客观了很多,有自己的独立的评价标准,并且以此标准作为日常的行为准则。所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评价标准非常重要。

综上可以看出,教师应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有效的教育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

二、学科三维目标要求的差异比较

关于三维目标的培养,小学和初中有一定的差异。

小学科学三维目标排列顺序: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价值观、科学内容。

初中化学三维目标的排列顺序:科学内容、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价值观。

针对三维目标的要求,科学和化学老师会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

小学重视学生科学探究的思维的培养,从而达到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在观察和动手实验中体会到科学的内容。

小学科学教材涉及的内容广泛,主要涉及物理、生物、化学三个领域。首先小学科学教师有广泛的知识储备量,而且具备将这些知识再转化教授给学生的能力。小学生的课堂有如下的特点:小学生在课堂上表现非常活跃,所以小学生的课堂是要随时的“压”学生,来控制课堂秩序,以完成正常的教学活动。其次,小学生具备的知识储备量很强大,对于感兴趣的话题,学生能从各个角度来阐述,思维非常发散。再次,科学涉及的实验是很简单的,但是实验设计要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尤其是语言的表述,要以小学生能听懂的语言来讲解实验的原理。如果语言设计的不合理,会导致上课时语言晦涩,学生听不懂。科学课不光光是化学知识,许多是物理和生物的知识,教师要想上好科学课需要积累大量的知识,这样需要教师看教参、查资料、请教其他的老师等多种途径储备知识。

而针对初中的三维目标的培养,初中的老师采取的教学策略有所不同。初三的化学,看似是起始学科,但是有些化学的知识在小学的科

学中已初有涉猎。化学是中考学科,面临中考,知识内容的要求相对要高些,要求学生在掌握了相关知识的前提下再进行科学探究,从而验证知识。学生在初中科学探究能力会得到更进一步的培养,重点是要培养他们科学探究的步骤,以及能够进行科学探究得到正确结论的能力。

根据三维目标分析,中小学的三维目标要求的顺序不同,但是目标关注点相同。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从而具备相关的科学素养。只不过小学是感受什么是科学探究,让学生具备科学探究的意识。而初中学生具备能够进行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的能力。小学科学为初中化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初中化学式小学科学的延伸,学生只有踩着科学这块基石才能在化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三、中小教学衔接的策略

马克.吐温在他的一篇风趣的演讲稿中,曾表达过这样的意思:那些睡在摇篮里的孩子里有未来的美国总统、未来的美军司令。孩子在刚开始接受教育的时候差异不大。小学阶段孩子对科学的追求还没有明显的差异,但三年初中下来,孩子的变化就比较明显。有的孩子好奇心强、喜欢探索自然科学、富有创新精神、思维灵活善于做实验,有的孩子则对什么都不感兴趣。

每想到这样的情况,作为一名化学老师,总有一种心痛的感觉,总在思索:在我们的教育中,哪个环节出现问题了呢?通过与学生交谈,我发觉不少学生对小学生活较为怀念,而对初中生活较为迷惘或者是厌倦。厌倦初中单调、枯燥的学习生活,不适应初中生活。所以为了让学生对化学充满兴趣,做好中小衔接尤为重要。

1、做好初中化学知识与小学科学知识的良性衔接

知识本是有连贯性的,学科知识的衔接也就是要求各科老师对学生小学知识掌握程度有正确的评估,他们的能力达到哪个点,我应该在怎样的点开始教授知识。为了做好衔接,我们要对哪些小学知识进行复习。例如小学科学这门学科向学生介绍了哪些化学知识?学生掌握到什么程度?学生是否对自然科学有较强的好奇心?学生是否掌握了一定的科学实验方法?小学科学课中哪些知识学生最感兴趣?

有了这样的思索过程,老师与学生在课堂上就有了一个良性的对接。学生由熟悉的知识走向未知的知识,积极性高,成就感强,自然会适应教学,达到良性循环,否则猛然达到一个他们不能接受的高点,有些学生不能很快适应,就会养成上课不认真听讲的坏习惯,久而久之,成绩越来越差,沦为学习差生。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关心,还会导致学生厌学沦为双差生。

2、做好学生学习习惯的良性衔接

英国教育家洛克就曾说过:“事实上,一切教育的成功都归结为养成儿童的良好习惯。”学习习惯是很多方面的,如:如何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现象的良好习惯;培养良好的探究实验的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

如何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现象的良好习惯,这点是衔接最差并且最易被忽视的。小学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对生活现象的观察都是无意识的,他们往往只注意表面的问题,不会深入思考弄清问题的本质,在小学科学课中要求老师多引导学生走出教室观察自然现象和生活现象,培养他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可通过向学生发放“奇异现象”发现卡、“奇思妙想”登记卡、“创新发明”记载卡,全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发现问题的习惯,为初中化学的探究性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探究实验的习惯的培养,小学科学课中安排了一系列探究实验,科学老师们要充分利用这些材料,加强对学生探究方法以及探究设计的培养和训练,初步了解对比、控制变量、模拟等实验原理,特别是要鼓励学生养成书写实验报告的习惯。小学科学中涉及的内容如《铁的锈蚀条件》、《物质的变化》、《我们周围的空气》等,对这些知识的了解和接触会使学生很自然地过渡到初中化学的金属材料、化学变化、空气等知识的学习,从而使学生探究实验能力和动手实验的习惯得到良性衔接。

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在小学科学课堂上可以有意识的告诉他们:课前怎样做好学习的准备,课堂上怎样观察老师演示实验的现象,怎样将关键知识做好笔记,课后如何及时复习,实验中如何书写实验报告等等,为初中化学学习形成一个良好的开端。

3、做好学生心理的良性衔接

小学到初中这个时期学生从幼稚走向成熟,从简单走向复杂,从听话走向叛逆再走向理智。初中学习难度加深,学习压力增大,要让所有学生都喜爱化学学习,接受正面教育是相当困难的。但我们要想尽一切可能的办法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老师要利用课堂阵地给予引导,比如增加化学课堂趣味性,吸引学生注意力,也可以利用有趣且有用的化学知识给予正面引导,还可利用神秘新奇的化学实验来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利用化学兴趣小组同辈辅导来规范他们的学习习惯和化学知识,通过多种途径全方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从小学科学到中学化学,是学生学科知识不断丰富的过程;是学生实验技能不断提高的过程;是学生逻辑思维螺旋上升的过程;是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日渐成熟的过程;是学生科学素养受益终生的关键期;这一次次的飞跃,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达到的,也不是一己之力能够所及的,是要靠我们在座的每一位教师共同努力才能达到的,所以教育之路任重而道远,关注每一个孩子,做好每段衔接会有更多的孩子受益。让我们共同努力使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M.希尔伯曼.积极学习——101种有效教学策略[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崔一心.中小学教育衔接问题略论[J].德州学院学报.2005.(3).

[3]林格伦.课堂教学心理学[M].章志光等,译.云南人民出版社,1983.

[4]罗伯特.J.马扎诺、詹尼佛.S.诺福德等著,杨永华、周佳萍译,胡庆芳校.有效的课堂教学手册[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5]国家教育部化学课堂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1年.

[6]陈丽如.可接受性原则和发展性原则对现代德育的意义[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2.

[7]泰勒著[美]施良方译.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M].京.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

【浅谈小学科学与中学化学的衔接】相关文章:

湖北白水高级中学2016届高三化学12月月考试卷(附答案)

哈尔滨第九中学2015届高三11月化学月考试题

人教版周口中英文学校2014年高三化学10月月考试题

药学专业有机化学实验论文

高考化学复习:有关化学的社会热点问题

2013年江苏省高考化学试题答案

2016中考化学必做试题(整套)

2015年中考化学备考指导

中考化学学习要诀的复习指导

分析往年中考化学,把握复习方向

最新化学教学经验文章
热门化学教学经验文章
精品推广
化学论文推荐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