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步骤:
在讲台上放着一个小嘴的绿色玻璃瓶子,手中拿着两块鲜红的新手帕,然后放在自来水里沾一下,取出后拧了拧,随后,把这两块手帕塞进瓶子里盖上盖,上面遮块布。稍等片刻,掀开布,打开瓶盖,有条不紊地取出一块黄色手帕。又盖上瓶子,不一会儿,从瓶子里取出另一条白色手帕。
实验原理:
原来,瓶子里集满了呈绿色的氯气,氯原子是一种非常活泼的非金属元素。干燥的氯在低温下不太活泼,但有微量水存在时,反应急剧加快。其原因是:氯气易溶解于水而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次氯酸很不稳定,易分解,放出的氧气,它是一种极强的氧化剂。所以,将湿的红手帕逐渐地氧化成黄色,再由黄色氧化成白色,这就是氯气的退色作用。氯气的这一重要性质,在工业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比如,人们熟悉的漂白粉就是如此。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氯气是一种有毒性的气体,有剧烈的窒息性臭昧,对呼吸器官有强烈的刺激性,应注意。
【变色手帕的实验步骤及原理】相关文章:
与“变色手帕的实验步骤及原理”相关文章
网友关注
精品推荐
- 人教课标版-2011化学九上-3.2.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课堂教学实录-高乐观
-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20.4(2)一次函数的应用2P8
- 人教课标版-2011化学九上-3.2.2《原子的结构-第二课时》课堂教学实录-翟菊红
-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21.3(2)分式方程P15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5课小数乘小数一
- 人教课标版-2011化学九上-3.2.2《原子的结构-第二课时》课堂教学实录-六安市
- 人教版化学九上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课堂教学实录-王婷
- 人教课标版-2011化学九上-3.2.1《原子的结构》课堂教学实录-随州市
- 人教课标版-2011化学九上-3.2.1《原子的结构》课堂教学实录-姜海涛
- 人教版化学九上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课堂教学实录-胡改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