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 查字典化学网 > 化学教研 > 教学设计 > 2013年初三上册化学期末系统复习资料

2013年初三上册化学期末系统复习资料
来源查字典化学网| 2015-11-12 发表| 化学教研分类:教学设计

化学教研

以下是查字典化学网为您推荐的2013年初三上册化学期末系统复习资料,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

2013年初三上册化学期末系统复习资料

化学研究的是物质的组成,结构及性质:开发新能源,研制和合成新材料,解决环境问题都属化学研究范畴(而克隆技术,电脑程序编写,物质运动,能量的变化则属物理学研究范畴)

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如燃烧,食物腐败,冶炼金属,金属生锈,酿酒,发酵,合成新药品或材料,两物质间相互反应都属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的实质:分子的破裂,原子的重新组合(即化学变化过程中原子种类,数目,质量,元素种类一定不变,只是原子重新进行了组合)

化学性质:化学变化时表现出来的性质【从是否具有稳定性(或活泼性),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有无毒性,能与哪些物质反应进行描述】

物理变化的过程:只是微粒(或分子)间间隔增大或减少的过程,而微粒的大小,种类却不改变(汽化,液化,熔化,形状的改变,雨后彩虹,热胀冷缩等都属物理变化)

物理性质(从物质颜色,气味,状态,熔沸点,密度硬度有无挥发性,溶解能力等方面进行描述)

第二章 走进化学实验室

使用药品三不:不触摸药品,不尝味道,不闻气味

剩余药品处理:三不一指定不放回原瓶,不随意丢,不拿出实验室,放到指定容器

常见仪器:(直接加热的有:试管,坩埚,蒸发皿,燃烧匙)

固体药品取用:

液体药品取用正确操作:

液体的量取:

所选量筒大小要与所量取液体体积大小相当

量筒必须放平稳。.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底处保持水平。

俯视,仰视都属错误读法:

试管内加热液体:

托盘天平的使用:

当物体与砝码顺序颠倒时:物体实际质量=错误称的质量游码质量的2倍

例:某学生欲称取5.3g氯化钠,他在左盘上放了砝码,右盘上放了物体。则托盘上氯化钠的实际质量

=5.3g 0.32=4.7g

过滤:

酒精灯的使用:

浓硫酸的稀释:

第三章 我们周围的空气

一,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所用的装置:

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装置:

方程式:

工业制氧气(物理变化) 氮气(沸点-196℃先蒸发)

空气 【降温,加压】 液态空气 蒸发

氧气(沸点-183℃后蒸发)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许多非金属和金属物质反应

实验名称 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现象 方程式

与铁的反应 空气中不燃烧,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点燃

3Fe+2 O2 == Fe 3O4(黑色固体)

与铜的反应 铜受热表面由红色变为黑色 △

2Cu+ O2 == 2 Cu O (黑色固体)

与镁的反应 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一种白色固体

点燃

2Mg+O2 === 2MgO(白色固体)

与铝的反应 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一种白色固体 4Al+ 3O2 === 2Al2O3(白色固体)

与磷的反应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点燃

4P + 5 O2 === 2 P2O5

与硫的反应 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都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点燃

S+ O2 === SO2(刺激性)

注意:做铁。镁,铝,等金属在氧气中的实验时集气瓶底应铺细沙或装水,以防止反应后产生的高温物体使瓶底炸裂

△做硫在氧气中的实验时在瓶底装少量NaOH溶液目的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空气污染

氧气的用途:1,供给呼吸 2,潜水 3,电焊,4飞船发射 等

八、实验室制二氧化碳 【实验室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属混合物且主成分是CaCO3)和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

1,实验原理

实验室制二氧化碳

①,不用浓盐酸,因为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会挥发出氯化氢气体从而使制的二氧化碳中含有HCl气体

②,不用硫酸,因为硫酸与碳酸钙反应后的产物硫酸钙是微溶物,会覆盖在碳酸钙表面从而阻止反应进一步发生

③,不用碳酸钠,因为碳酸钠与盐酸反应太快很难收集到气体

2,反应装置 3,收集装置

4,某些装置气密性的检查及气密性好的现象:

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工业上通常采用煅烧石灰石来制取二氧化碳

方程式:

★检验氧气的方法; 将带火新的木条放入集气瓶中,带火星木条复燃则证明该气体是氧气

☆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检验的化学方程式为

▲检验氧气收集满的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到装有氧气的瓶口,带火星木条复燃则证明氧气收集满

△检验二氧化碳收集满的方法:将燃着的木条放到装有二氧化碳的瓶口,燃着的木条熄灭燃则证明该气体收集满

二氧化碳物理性质: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固态二氧化碳叫干冰【干冰升华(物理变化)易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CO2 + H2O == H2CO3(碳酸)

2,与碱的反应:①CO2+2NaOH== Na2CO3 + H2O ②Ca(OH)2 + CO2 ==CaCO3 + H2O[石灰水露置于空气中表面的白膜是Ca(OH)2与 CO2反应生成的CaCO3 可用酸除]鸡蛋壳和水垢里的成分也是CaCO3可与酸反应,即水垢可用酸(如食醋,盐酸除去)

3,不支持燃烧也不助燃:

★二氧化碳的用途:1,作气体肥料(用于光合作用) 2,人工降雨,制冷剂 3,灭火 4 制饮料

探究二氧化碳性质的一些实验:

几种物质的转化

转化关系 填写结论

1.CO 转化 CO2

2.CO2转化CO

3.CO2转化 H2CO3

4. CO2转化 CaCO3

5. CaCO3转化 CO2 1.

2.

3.

4.

5.

第三章 水

现象 结论

1.电极上有气泡,负极上的气体能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正极上的气体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2.负极气体体积:正极气体体积==2;1 (父亲正氧) 1.水由氢元素氧元素构成

2.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再分,原子不可再分

3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

4.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等

水电解方程式:2H2O=== O2 +2 H2

水电解的微观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表示氧原子, 表示氢原子)

■ 做水电解实验时有时会出现: H2体积:o2体积2:1的现象(理论值应为2:1)现象原因可能如下:

1.部分氧气溶于水,2。部分氧气与电极上金属反应

▲水的净化:1,静止沉淀 2。吸附(常用活性炭) 3。过滤(除不溶于水的物质)4。蒸馏(净化程度最高) 5。加漂白粉(化学变化)

★硬水(含钙镁化合物)与软水(不含含钙镁化合物)的区别; 加肥皂水。泡沫多的为软水,泡沫少,有白色垢状物的为硬水

生活中硬水转化软水的方法: 煮沸或蒸馏 (注:过滤不能使硬水装化为软水)

长期使用硬水有坏处:

1、节约用水举例: ①生活中提倡一水多用,使用节水型器具;

② 农业中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

③工业中提倡对水重复利用,循环使用

2、水污染

A、水污染物的因素:工业三废(废渣、废液、废气);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

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B、防止水污染:工业三废,生活污水经处理达标后再排放、;合理施用农药、化肥,提倡使用农家肥;

拓展性课题 氢气(H2)

1、物理性质:密度最小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难溶于水(排水法)、

2、化学性质:

(1) 可燃性(用途:高能燃料;切割金属)

化学方程式:2H2 + O2 2H2O 点燃前,要验纯。 现象:发出淡蓝色火焰,量有水珠产生

注意:任何可燃性气体或可燃性的物质点燃前,都要验纯(收集气体点燃,能听到爆鸣声的不纯,轻微声则纯)

(2) 还原性(用途:冶炼金属)

化学方程式: H2 + CuO Cu + H2O 氢气早出晚归现象:黑色粉末变红色,试管口有水珠生成

(小结:既有可燃性,又有还原性的物质 H2、C、CO)

(3)、氢气(最清洁、最理想的燃料): 三大优点:产物无污染、放热量高、以水制取氢气来源广

目前H2不广泛使用的原因:①制取氢气成本太高 ②且贮存困难

4,制取装置

第四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

考点一、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

1,由分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有:H2O CO H2 N2 CO2等(包括非金属单质及非金属元素构成的化合物)

2,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化合物:金属(Al、Fe Mg Cu)及稀有气体(混合物),金刚石、石墨等

3,由离子直接构成的化合物:NaCl (食盐) KCl,碱、盐等

考点二 微粒的特点:

1,微粒都极其微小,肉眼看不见

2,微粒都在不断运动,(例如:墙内开花墙外香,酒香不怕巷子深,湿衣服凉干,走近花园会闻到花香都说明微粒在不断运动,微粒运动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运动速度越快)

实验举例:

3,微粒间有间隔 【如:100毫升水和100毫升酒精混合体积200毫升 热涨或汽化(间隔增大),冷缩或液化(间隔减小),一般情况:气体微粒间隔液体微粒间隔微粒固体间隔

考点三 分子

分子由原子构成,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但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考点四 原子

原子的构成

(1)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2)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原子核带的正电荷数(即核电荷数)与核外电子带的负电荷数相等,电性相反,

结论: 核内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核电荷数

(3)

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数 + 中子数

考点五 元素

1,元素的含义:具有相同质子数(或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元素的种类只与质子数有关,与核外电子数,中子数无关。

3,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不能说几个元素

4、元素的分类:元素分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稀有气体元素三种

①地壳中含量前四位的元素:O、Si、Al、Fe

②生物细胞中含量前四位的元素:O、C、H、N ③空气中前二位的元素:N、O

注意: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考点六: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

1,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①表示某种元素、②表示某种元素的一个原子。例如H:①表示氢元素;②表示一个氢原子。(金属,稀有气体的元素符号有三层意义:例Mg表示①镁元素②表示一个镁原子③表示镁这种物质

2,元素符号前面的系数1时。只能表示几个原子的个数。例如:2H只表示2个氢原子

考点七:元素周期表(发现者: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

1,7个周期,16个族

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

元素周期表中每一方格提供的信息:

考点八 原子结构图:

120号原子结构示意图:

元素周期表中得到的信息:

①同一周期(横行)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电子层数=周期数

②同一族(纵行)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考点九 元素的化学性质由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

当两种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则这两种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考点十 离子(概念: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阳离子

离子

阴离子

考点十 离子符号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右上角,数字在前,号在后。若数字为1时,省略不写。如:钠离子:Na+。

离子符号表示的意义:例如:Mg2+ 表示镁离子,(2表示一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

例如:铁离子Fe3+ , 亚铁离子Fe2+,铝离子Al3+,碳酸根离子C032-,氢氧根离子OH-

考点十一 化学式和化合价

一、化学式 (概念:用元素符号和数字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化学式的书写:

⑴单质:A:氢气(H2)、氮气(N2)、氧气(O2)、氟气(F2)、氯气(Cl2)、溴(Br2)、碘(I2 )

金属单质和稀有气体通常用元素符号表示。例如:铁:Fe;红磷:P

⑵化合物化学式:金属元素和铵根(NH4)写在左,非金属元素和原子团写在右

书写步骤:在元素符号上方标出化合价,然后将化合价绝对值交叉到元素符号右下角

例:化合价为+b的 A与化合价为-a的 B化合。 A B A a B b

含原子团的物质的化学式当原子团右下角数值大于1时要加括号在将数值表在外面

Mg(OH)2 , Ca(OH)2 Al2(SO4)3

容易出错的一些物质的化学式:例如::

Fe3O4(四氧化三铁) Fe2O3 (氧化铁或三氧化二铁) FeO(氧化亚铁) FeCl2 (氯化亚铁)

氯化镁(MgCl2),氯化钙(CaCl2),Al2(SO4)3(硫酸铝),AlCl3(氯化铝),(NH4)2SO4(硫酸铵)

化合物式的读法:

①从右至左读作某化某在氧化物中一般要读出原子个数

②含有酸根(NO3、SO4、CO3、PO4)的化合物:从右至左读作某酸某

③含有氢氧根(OH)的化合物:从右至左读作氢氧化某

化学式表示的含义

化学式含义 例如:H2O 原子构成的只有三层含义如:Cu

1表示这种物质 表示水这种物质 表示铜这种物质

2表示这种物质的组成 表示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表示铜由铜元素成

3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 表示一个水分子 表示一个铜原子

4表示这种物质一个分子的构成 表示一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二个氢原子构成

但:当化学式前面的系数1时,就只能表示几个分子。例如:3CO2只表示3个二氧化碳分子:4H2O:表示4个水分子。 H2O中的:2表示一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

二: 化合价(元素在形成化合物时的原子个数比,有正价与负价之分)

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正上方标出化合价。符号在前,数字在后。若数字为1时,不能省略。例如:Mg。 OH

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的含义: 例如:MgO。:2表示在氯化镁中镁元素显-2价。

三、化合价与离子的关系:

化合价显正几价离子就带几个正电,化合价显负几价离子就带几个负电

化合价 离子

K Na H Ag 钾钠氢银正一价, K+ Na+ H+ Ag+

Ca Mg Ba Zn 钙镁钡锌正二价 Ca2+ Mg2+ Ba2+ Zn2+

Al Si P 三铝四硅五价磷 A l3+ S i4+ P5+

Cl O Cu 氯负一氧负二通常铜是正二价 Cl- O2- Cu2+

Fe Fe 铁有正二和正三,莫忘单质价为零. Fe 2+ e3+

NO3 OH ClO3 MnO4 负一硝酸 氢氧,氯酸,高锰酸根. OH-氢氧根离子NO3- 硝酸根离子 MnO4-高锰酸根离子

SO4 CO3 MnO4 负二硫酸 碳酸根 锰酸根 SO42-硫酸根离子 CO32-碳酸根离子MnO42-

NH4 铵根 正一价 NH4+ 铵根离子

某些元素的化合价并不唯一,如H2O中O显价-2价,H2O2中O显价-1价

四、化合价的规则:1,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以 Am Bn为例,

即(+a)m+(-b)n=0

2,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例H2、N2、O2、F2、Cl2、Br2、I2 中元素都显0价

原子团的化合价=原子团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

第五章 质量守恒定律

一、质量守恒定律(含义: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说明:只要发生化学变化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原因的微观解释: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保持不变(原子的三不变)。

化学反应前后

(1)一定不变 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元素种类、质量不变

(2)一定改变 物质的种类一定变

分子种类一定变

(3)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变

二、化学方程式(含义: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1、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例如:以2H2+O2 2H2O为例

①表示反应物(H2, O2)、生成物(H2O)和反应条件(点燃)

②表示H2:O2:H2O的质量比为4:32:36 【质量比=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前面系数的积的比】

③表示H2分子、O2分子与H2O分子的个数比为2:1:2【微粒个数比==各化学式前面的系数比】

3、化学方程式的读法 以2H2+O2 2H2O为例

①从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角度:氢气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水

②从各物质的质量比角度: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36份质量的水

③从各物质的微粒个数比角度:每2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在点燃条件下生成2个水分子。

能证明质量守恒的实验;

镁带燃烧为什么质量增加

第六章 碳和碳的氧化物

一、碳的几种单质(金刚石、石墨、C60)

物理性质 用途 (由物理性质决定)

金刚石(C) 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无色透明,正八面体 制钻石;硬度大可刻划玻璃、作钻头

石墨(C) 最软的矿物之一,优良的导电性,细鳞片状 有导电性可做电极,质软可做润滑剂和铅笔芯

C60 形状似足球,也称足球烯一个C60分子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分子

金刚石 石墨 C60 碳纳米管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无定形碳:主要有:焦炭,木炭,活性炭,炭黑等.

活性炭、木炭具有吸附性【物理性质】因为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可除去色素、异味等,活性炭可用于防毒面具中除去毒气、焦炭用于炼铁,炭黑加到橡胶里能够增加轮胎的耐磨性。

二、.单质碳(金刚石、石墨、C60,碳纳米管)的化学性质完全相同!

1、常温下比较稳定。因此古代用墨书写、绘画的字画保存时间很久,仍不变色。

2、可燃性:

完全燃烧,生成CO2 : C + O2(氧气充足) CO2

不完全燃烧生成CO: 2C + O2 (氧气不充足) 2CO

3、还原性:C +2CuO 2Cu + CO2 (置换反应)

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紫红色,产生的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C是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具有还原性的物质还有H2. CO等)

CuO,是氧化剂。具有氧化性。

应用:冶金工业:2Fe2O3+3C 4Fe+3CO2

三、一氧化碳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所以不能用室内放水防止煤气中毒)

2、化学性质:

(1)可燃性(做燃料):2CO+O2 2CO2(可燃性气体点燃前一定要检验纯度)发出蓝色火焰

注:H2和CH4的燃烧火焰都是淡蓝色。CO燃烧火焰是:发出蓝色的火焰。

鉴别:H2、CO、CH4可燃性的气体:看燃烧产物(产物只有水的为H2,产物有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为CO产物既有水,又有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的则为 CH4)

(2)还原性(能还原CuO, Fe2O3): CO+CuO △ Cu+CO2 (非置换反应) 应用:冶金工业

现象:黑色的氧化铜逐渐变成光亮红色,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Fe2O3+3CO 2Fe+3CO2(现象:红色粉末逐渐变成黑色,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H2、CO、C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A可燃性 C + O2 CO2 2CO+O2 2CO2 2H2 + O2 2H2O

B还原性 :H2 + CuO Cu + H2O CO+CuO Cu+CO2

C + 2CuO 2Cu + CO2

CO与CO2之间的转化 2CO+O2 2CO2

C+CO2 2CO

第七章 燃烧和灭火

一、燃烧都属化学变化,一般指的是可燃物与空气中氧气发生反应(有的不一定是氧气)。

燃烧的条件:(1)可燃物(2)氧气(或空气)(3)温度达到着火点)

如右图所示:A、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了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B、薄铜片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说明了燃烧需要氧气

二、灭火的原理

灭火的原理:

(1)清除可燃物(如:挖隔离带,搬离未燃的物体)

(2)隔绝氧气(如油锅着火锅盖盖灭,沙子灭火)

(3)降温到着火点以下(用水灭火)。 注:不能说降低着火点,因为着火点是固定

泡沫灭火器:扑灭木材、棉布引起的火灾。

干粉灭火器:扑灭电器、油、气等火灾。

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的火火灾

三、爆炸可能是化学变化(火药爆炸)也可能是物理变化(车胎爆炸)

可燃性气体(氢气、一氧化碳、甲烷)或粉尘(面粉、煤粉)与空气或氧气混合,遇到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可燃性气体在点燃或加热前都要检验纯度,

常见灭火的方法① 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② 电器着火,先应切断电源

③ 煤气泄漏,先应关闭阀门,再轻轻打开门窗,切忌产生火花

④ 酒精在桌面上燃烧,用湿抹布扑盖

⑤ 扑灭森林火灾,将大火蔓延前的一片树木砍掉

四, 燃料和热量

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都是混合物)】

1、煤称为工业的粮食煤隔绝空气加热叫干馏,属化学变化,煤燃烧会产生SO2、NO2等,会形成酸雨

2、石油称为工业的血液,石油通过蒸馏使之分离出各种成分(此分离过程是物理变化)

3、天然气(混合物)主要成分是甲烷(CH4最简单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小有机物

A、甲烷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

B、甲烷的化学性质:可燃性CH4+2O2 CO2+ 2H2O (发出蓝色火焰)

4、可燃冰:埋藏于海底,可以燃烧,主要成分是甲烷水合物,西气东输:输的是天然气

5,乙醇汽油是混合物,汽车使用乙醇汽油,无铅汽油;压缩天然气(主成分是甲烷)作燃料可减少污染;

正在推广或使用的新能源: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核能、潮汐能

6、检验某可燃物是否含碳、氢元素的方法:点燃,在可燃物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说明生成了水,证明含有氢元素;把烧杯迅速倒过来,立即注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了二氧化碳,证明含有碳元素。

考点二、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燃烧,金属与酸反应都放热,需要加热的都吸热),

第八章 金属材料

一、 纯金属(90多种)

合金 (注:混合物)【 合金是金属与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的熔合物】

(一) 、金属的物理性质:

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大多数呈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

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钨熔点最高,汞熔点最低,铝地壳中含量最多】

2、一般说来,合金的熔点比纯金属低,硬度比纯金属大,抗腐蚀性能更好

注:钛和钛合金(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可塑性,抗腐蚀性好),可用来制造人造骨,人造假牙,航天器材等。

常见合金:铁的合金(生铁和钢),黄铜(铜和锌),焊锡(铅锡合金,熔点低作保险丝)

铁的合金(C+Fe)

(二)、金属的化学性质

1、与氧气的反应

2Mg +O2 2MgO (白色) 4Al +3O2 2Al2O3( 白色)

3Fe +2 O2 Fe3O4(黑色固体)

铝制品耐腐蚀的原因:铝在常温下能与氧气反应在表面会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从而阻止反应的进行,

2、金属 + 酸 盐 + H2 置换反应(条件:活动性:金属H )

Mg + 2HCl MgCl2+ H2 Mg + H2SO4 MgSO4 + H2 现象:反应剧烈,有大量气泡产生,液体仍为无色

2Al +3H2SO4 Al2(SO4)3 + 3H2 2Al +6HCl 2AlCl3+ 3H2

现象:反应剧烈,有大量气泡产生,液体仍为无色

H2SO4 +Zn ZnSO4 + H2 2HCl +Zn ZnCl2 + H2

现象:反应比较剧烈,有大量气泡产生,液体仍为无色

H2SO4 + Fe FeSO4 + H2 2HCl + Fe FeCl2+ H2

现象:反应比较缓慢,有气泡产生,液体由无色变为浅绿色【Fe在参加置换反应时,生成+2价的亚铁盐】。

3、金属 + 盐 另一金属 + 另一盐 置换反应(条件:参加反应的金属活动性化合物中金属元素)

①Fe + CuSO4( == Cu + FeSO4 (湿法炼铜原理,古书有:曾青(CuSO4)得铁则为铜的记载)

现象: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出现,液体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② Cu + 2AgNO3 Cu(NO3)2 + 2Ag

现象:铜丝表面有银白色物质出现,液体由无色变为蓝色。

注意:①CuSO4溶液: FeSO4 、FeCl2溶液:浅绿色

考点三、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或左),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2)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与盐酸、稀硫酸反应(不可用浓硫酸、硝酸)

(3)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除K、Ca、Na)

注:K、Ca、Na太活泼放入CuSO4等盐溶液中不会马上置换出Cu:首先会与溶液中水反应产生氢气和碱

例:Na与CuSO4溶液反应依次为①2Na+ 2H2O=2NaOH+ H2 ②2NaOH + CuSO4 ==Cu(OH) 2+ Na2SO4

(三)、铁的冶炼

原料:铁矿石[赤铁矿(主成分Fe2O3),磁铁矿(主成分Fe3O4 )],焦炭、石灰石(作用除杂)等

原理:在高温下,利用焦炭与氧气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把铁从铁矿石里还原出来。

3CO + Fe2O3 2Fe + 3CO2(现象:红色粉末变为黑色,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装置:

步骤:(CO早出晚归)

①先通CO再加热的目的:排出装置内的空气,以免CO与空气混合发生爆炸。

②实验完毕后继续通入CO的目的;防止氧化铁被还原成铁后,在较高的温度下重新被氧化

考点三、金属生锈

A:不生锈(因为无氧气) B:生锈(有氧气和水)

C:不生锈(无水)

1,铁生锈的条件是:(与O2、H2O接触)(铁锈的主要成分:Fe2O3)

2,铜生铜绿的条件:铜与O2、水、CO2接触。方程式;2Cu+ O2+H2O+ CO2= Cu2(OH)2CO3)铜绿

(2)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措施:

①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清洁、干燥

②表面涂保护膜:如涂油、刷漆、电镀等 ③改变铁的单一结构,制成不锈钢

(3)铁锈很疏松,不能阻碍里层的铁锈蚀。因而铁锈应及时除去。

考点四、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①防止金属腐蚀

1、保护金属资源的途径: ②回收利用废旧金属

③合理开采矿物

④寻找金属的代用

第九章 溶液

一、溶液的特征:均一、稳定,混合物,

1,均一性:指溶液各部分的性质组成完全相同,如:从 10g10%的溶液中取出任意一克质量分数都是10%

2,稳定性:指外界条件不变时,溶液不论放置多久,溶质与溶剂不会分层。

油和水,面粉和水,泥土和水,不溶于水的物质与水都不能形成溶液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可以是一种或几种,可以是固、液、气三态)

溶剂:能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只能是一种。可以是固、液、气三态,

溶液的质量 = 溶质的质量 + 溶剂的质量

3 ,注意:a、溶液不一定无色,如CuSO4为蓝色 FeSO4为浅绿色 Fe2(SO4)3为黄色

b、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

c, 溶液的体积 溶质的体积 + 溶剂的体积

二、乳化剂

常用的乳化剂: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肥皂,沐浴露等

三、物质溶解时的热效应

①溶解放热(升温):如NaOH溶解、浓H2SO4溶解,CaO溶解

②溶解吸热(降温):如NH4NO3溶解

③溶解没有明显热现象:如NaCl溶解

四、溶解度

饱和溶液:指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的溶液。

不饱和溶液:指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还能继续溶解时所得的溶液。

溶液中有固体析出溶液定一是饱和溶液。但饱和溶液不一定有固体析出

3、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

4、浓、稀溶液与饱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关系

①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②不饱和溶液也不一定是稀溶液,

固体的溶解度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注意:溶解度是指溶质的质量

四要素:①条件:一定温度②标准:100g溶剂③状态:达到饱和④质量:单位:克

(2)20℃时NaCl的溶液度为36g含义:①在20℃时,在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36克NaCl

②在20℃时,NaCl溶解在100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的质量为36克

(3)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①主要是温度(除此之外还有溶质、溶剂的性质)

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如KNO3

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NaCl

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如Ca(OH)2

(4)溶解度曲线

①曲线上的每一点:表示溶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溶液是饱和溶液。

②两曲线的交点:表示两种溶质在同一温度下具有相同的溶解度。

③曲线下方的点:表示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气体的溶解度

(2)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压强和温度

① 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如:喝了汽水时,常常打嗝;加热水时,会产生大量气泡

② 随压强增大而增大如:生产啤酒、汽水时,增大压强可溶解更多的二氧化碳;而打开

(1)过滤法:分离可溶物 + 难溶物

(2)结晶法:分离几种可溶性物质

①蒸发溶剂: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物质。如NaCl(海水晒盐)

②降低结晶(冷却热饱和溶液):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的物质,如KNO3

五、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溶质质量分数= 100% = 100%

溶质质量= 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

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100%

注意:计算溶质质量分数时溶质质量指的是已溶解在溶剂中的质量,不能再溶解的不能算作溶液中溶质质量

例: 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g。在20℃时,将20gNaCl溶解在50g水中,求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由溶解度概念知:20℃时100 g水中最多溶解36gNaCl,50 g水中最多溶解18g所以剩余2g不能算作溶质质量。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100%,也可用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公式(因为溶液饱和)

六、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步骤: 1计算、2,称量 3,溶解

仪器:天平、烧杯 ,量筒、玻璃棒、滴管

第十章 化学计算题总结

考点一、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以Am Bn为例(设A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B的为b)

1、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 Am Bn=am+bn

2、各元素的质量比 = 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积的比

例:Am Bn中 A元素质量比B元素质量=am : bn

3. 化学式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4,一定质量某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某物质的质量某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例:44g CO2中C元素的质量是多少 ? C元素的质量=44gC%

考点二、溶液稀释的计算 [稀释过程是加水(溶剂)的过程,溶质不变]

稀释前的溶质质量==稀释后的溶质质量 (计算稀释题必须列出该等式)

例:将40g溶质质量分数20%的NaCl溶液稀释成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需加入水 ?

设水的质量为A , 稀释前的溶质质量=40g20%

稀释后的溶质质量=(40g+水的质量为A)10%

则有 40g20% = (40g+水的质量为A)10% 得A=40g

考点三、溶质质量分数与化学反应的综合计算:

★:有关溶液的计算,参与反应的只是溶质所以带入方程式中的只能是溶质质量,题目中给的盐酸,硫酸的质量不能直接代入方程式中计算,除非告诉质量分数能算出溶质质量才能代入

★: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的确定: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除气体,沉淀外能溶于水的物质;

例: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中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 NaCl )

2NaOH + CuSO4 ==== Cu(OH) 2+ Na2SO4中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 Na2SO4 )

化学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反应前各物质总质量生成气体质量生成沉淀质量不溶物质量

例1、100g稀硫酸溶液恰好与13g锌完全反应。

①计算这种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②计算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铵根

NH4+

锰酸根

MnO42-

氯酸根

ClO3-

2、特点:反应物、生成物都两种;物质种类是单质与化合物

考点二、置换反应

1、概念: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2013年初三上册化学期末系统复习资料】相关文章:

初三化学原子经典讲解一

初三化学上学期实验教学总结

初中化学溶解度复习大纲

初中化学探究式教学之我见

初三化学中考教学反思及复习安排

初中化学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复习大纲

2013年初中化学教材讲解—酸碱盐溶液的导电性

2013年化学酸和碱中考考点聚焦

2011年中考化学复习基本概念和原理的讲解

2013年初中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教学设计

最新化学化学教研文章
热门化学化学教研文章
精品推广
教学设计推荐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