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酸碱滴定法教学大纲
【目的要求】
1.掌握酸碱的基本概念、酸碱强度的判断及共轭酸碱对之间的关系。
2.掌握酸碱滴定曲线的突跃计算及突跃的影响因素及多元酸碱等当点pH值的计算。
3.熟悉酸碱指示剂及指示剂变色范围。
4.了解酸碱滴定的滴定终点误差。
【教学内容】
1.酸碱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的计算:一元酸(碱)溶液氢离子浓度计算;多元酸(碱)溶液氢离子浓度计算,两性物质溶液的氢离子浓度计算,缓冲溶液的氢离子浓度计算)。
2.酸碱指示剂:指示剂变色原理;变色范围;影响酸碱指示剂的因素,混合指示剂。
3.酸碱滴定法的基本原理:滴定曲线及影响滴定突跃范围大小的因素,强酸碱的滴定;一元和多元酸碱的滴定;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应用示例。
4.酸碱滴定的终点误差:强酸(碱)的滴定终点误差,弱酸(碱)的滴定终点误差。
【教学方式】
PPT授课、教师讲授。
【初三化学酸碱滴定法教学大纲】相关文章:
与“初三化学酸碱滴定法教学大纲”相关文章
网友关注
精品推荐
- 人教课标版-2011化学九上-3.2.1《原子的结构》课堂教学实录-杨秋菊
- 人教课标版-2011化学九上-3.2.2《原子的结构-第二课时》课堂教学实录-男教师
- 人教课标版-2011化学九上-3.2.1《原子的结构》课堂教学实录-牛旭
- 人教版初中化学9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课题2 氧气
- 人教课标版-2011化学九上-3.2.1《原子的结构》课堂教学实录-谢奋玺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5课小数乘小数一
-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20.4(2)一次函数的应用2P8
- 【获奖】科粤版初三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章7.1 溶解与乳化
- 第二节 体验化学探究_第三课时(二等奖)(鲁教版九年级上册)_T636665
- 人教课标版-2011化学九上-3.2.1《原子的结构》课堂教学实录-邵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