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 查字典化学网 > 学习园地 > 化学实验 > 化学学生实验中教师的“导”

化学学生实验中教师的“导”
来源查字典化学网| 2012-12-31 发表| 学习园地分类:化学实验

学习园地

学生实验是在学生完成某一单元教学内容后,在教师组织指导下由学生亲自完成的课堂实验,是学生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能和个性品质的最佳途径。从中学化学教学实际来看,学生实验具有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巩固和运用双基、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培养学生优良个性品质等功能。这些功能的发挥是在教师精心组织与指导下实现的,离开教师的指导,势必降低实验的教学功效。从这个角度来看,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成为提高实验效益的前提和关键。 关于教师的指导,从内容上看主要体现在实验知识、实验技能和实验思维等三个方面。

在实验知识方面,要指导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实验目的、实验原理、仪器性能以及得到什么样的实验结论等内容;在实验技能方面,教师要指导学生认识仪器、掌握仪器的操作规程、实验操作步骤、正确观察、记录和处理实验数据等;在实验思维方面,要指导学生掌握实验的科学方法,做到学会观察、学会记录、学会处理数据、学会推理、学会误差分析等内容。 学生实验过程中教师的知道,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应该贯穿与学生实验的整个过程之中。由于学生实验不同环节的要求各有所不同,因而教师的“导”也各有侧重。下面结合学生实验的各个环节来谈谈教师的指导: 学生实验操作前,教师的“导”要从实验本身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采取启发讲授模式,帮助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要求、激活学生认知结构中的知识,并启迪学生遵守一定的要求出把握实验的操作要领等,以消除学生实验中的知识、思路、方法、操作等方面的障碍。

教师的具体操作是:1)阐明实验目的,导入学生实验。任何学生实验都是在一定实验目的和实验方法的支配下开展的,明确实验目的和实验方法是进行实验的关键。因此,在学生动手前,要引导学生弄清实验的目的与要求,明确实验的关键和注意事项,从而使学生的实践活动沿着既定的教学目标得以顺利进行。此时的“导”,要点明主题,揭示关键。当然这种“导”并不意味着教师一味的讲授,而应采用诱导的方式,引导学生去想问题,自主地揭示实验中心内容。例如,在《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学生实验教学中,实验前首先借助该实验的前言(导语),点明该实验的意义,从而揭示该实验的主题------学习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在此基础上提出下列问题:①要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需要那些准确物理量?②需要这些准确的物理量,必须用到那些仪器?③这些仪器如何实现这一目的?三个问题很好地激发学生思维,通过认真思考,不仅激活学生认知结构中关于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知识,同时启迪学生实验研究方法等。

2)演示操作,引路示范。实验中如果有实验仪器和操作属于学生首次接触或难度较大综合性较强的,教师要为学生作出操作示范,并结合操作点明操作要领及禁忌事项。这是确保实验安全、顺利进行的根本。这阶段要求教师的操作要规范准确、能见度高,提示语要简明扼要、抓住关键,以利于学生观察、模仿和记忆。如上述学生实验,对于配置操作步骤用“一算二称(量)三溶四移五定六摇”归纳;又如把《粗盐的提纯》实验中的过滤操作要领归纳为“一角、二低、三靠”,以利于学生整体上把握和记忆。 学生开始动手实验时,教师应该首先从实验态度引导,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实验中来,这也是很关键的。特别是某些存在一定危险因素的实验,如浓硫酸的腐蚀性、点燃氢气(不纯)会爆炸等,更要作好引导,消除学生对实验的恐惧心理。其次,要从实验技能和实验思维两个方面去导,以确保学生规范地进行实验,做到操作明确、观察有序、记录科学等。由于学生实验是由学生自行进行的,而不同学生饿知识水平与能力层次也各有不同。因此,学生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就各种各样,教师难以在课前全面完整地加以预测。这就要求教师要深入学生实验。

巡视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对于实验中不同的问题要采用不同的策略来“导”:对于实验操作上个别的问题,宜结合学生操作情况给予个别指导;对于普遍性的问题,则宜集中点评,指出错误的原因、演示规范操作、提示操作要领;对于实验中学生认识上的问题,如《乙烯、乙炔的制取与性质》实验中制取乙烯时试管中混合液变黑的现象,由于现象明显,但它又不是学生所预期观察的现象,学生势必会产生疑问,面对学生的提问,不宜直接回答,应采用启发诱导、搭桥铺路的方式,诱导学生展开思维,获取答案;动手能力差的学生,应该作为巡视检查的重点对象,教学中既要耐心细致地给予指导,又要要求学生耐心细致努力完成实验;对于实验观察中的问题,要引导学生结合实验目的要求,分析思考实验观察要点和重点,做到全面观察又重点突出。 学生操作结束后,要在实验思维方面加强指导,及时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实验总结中来。

具体内容有三个方面:1)根据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事象,进行归纳处理,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2)根据实验操作的体会和已有的知识经验,推理演绎、获取规律性知识;3)针对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实验的改革与创新。如在完成《浓硫酸的性质硫酸根离子的检验》实验后,启发学生思考:①通过本实验,可以得出浓硫酸具有那些特性?在实验中是如何体现的?②如何进行SO42-的检验?试归纳出检验的一般操作规程。③在取用浓硫酸进行实验时要注意那些问题?④许多实验中常常产生有害气体,试举出防止尾气污染空气的方法,等等。

同时还要对学生实验过程作出评价性指导,即根据实验目的和要求对全体学生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或带有倾向性问题以及对发展学生的智能和实验水平有关的问题进行讲评,促使学生认识水平产生新的飞跃。此外,还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如在实验结束时按照一定的要求清理仪器、搞好实验桌面卫生等。


【化学学生实验中教师的“导”】相关文章:

中考化学试题中巧作假设逆反转换

新课改理念下的中考化学命题新趋势

实验设计牛奶中钙含量

初中化学推断题常用“题眼”归纳

初中化学实验安全和基本操作要求

化学实验与中考

初中化学实验操作考查

提高学生化学实验能力的八大点

初中化学实验方案的改进与创新

化学方程式的理解与应用试题赏析

最新化学学习园地文章
热门化学学习园地文章
精品推广
化学实验推荐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