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的第一课题,是九年级学生的第二节化学课,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是化学理论性知识。作为启蒙阶段的学习,它直接影响学生对化学学习认知结构的发展,同时也影响学生对化学进一步的学习和发展。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能够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会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能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化学问题,初步学习实验现象的记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对比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初步树立对化学实验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教学重点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它们的区别与联系及应用。
4、教学难点
对实验现象的正确描述。
对教学的重点、难点的把握与处理:这是化学的第二节课,出本节的重点,对学生来说很多知识即是全新的的又是初中化学的学习中的重点内容,例如仪器介绍,实验操作中的要点等,所以应注意抓住重点,主次分明,条理清晰,对非重点内容应弱化。
二、教学方法
本节课我将采用实验法为主,结合生活实例,采用实验和多媒体演示,讲解,引导等方法辅助教学,直观的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学习方法
由于学生基础知识不够,加上本节课需要实验现象的描述,对于没有经过系统化训练的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所以本节课我制定的学法是小组结合讨论,分析问题,观察实验现象并描述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现象,解释生活中的变化。
四、教学过程
1.以学生熟悉的情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学生们放假前与放假后的变化,让他们初步对变化有清晰的认识,同时分析变化这个词,为后面讲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描述实验现象做铺垫。
2、观看幻灯片,同时思考问题
观看有关变化的幻灯片,通过观察图片前后对比,归纳变化,为后来描述实验现象做好铺垫,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3、阅读课本,思考问题
回归课本,书上的几个实验是不是也发生了变化,变化有什么不同,和刚才的变化有什么联系,将生活和课本联系在一起分析,得出概念,从生活到学习,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4、归纳总结
通过学生的观察,教师总结这节课学习的知识点
5、拓展探究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会观察和总结,让学生注意生活中的各种变化
6、课堂总结
本节课是以后学习化学的基础,为以后的化学实验做好铺垫,同时希望学生学会观察变化和总结变化,融生活与学习中,于学习中生活。
五、板书设计
一、物理变化
物理性质
二、化学变化
化学性质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与“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网友关注
精品推荐
-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20.4(2)一次函数的应用2P8
- 人教版化学九上第一单元《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课堂教学实录-襄阳市优课
- 人教版化学九上第一单元《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课堂教学实录-马诚意
- 人教课标版-2011化学九上-3.2.1《原子的结构》课堂教学实录-罗安
- 人教版化学九上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课堂教学实录-王爱云
- 人教版化学九上第1单元《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课堂教学实录-程相林
- 2019秋高一化学鲁科版勤思班第3次课课堂实录
- 人教课标版-2011化学九上-3.2.1《原子的结构》课堂教学实录-淮北市
- 人教课标版-2011化学九上-3.2.1《原子的结构》课堂教学实录-姜海涛
- 人教版化学九上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课堂教学实录-封俊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