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 查字典化学网 > 教学经验 > 化学论文 > 药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究

药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究
来源查字典化学网| 2016-11-04 发表| 教学经验分类:化学论文

教学经验

摘要:

药物化学是药学学科中的龙头学科,为进一步提高药物化学实践教学的质量,提升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药学专业复合型人才,从强化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增加设计性实验、注重学科间融合、考核方式改革等四个环节入手,探索适合全国中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的建设思路。

关键词:

药物化学;实验教学;教学改革

药物化学是药物学科中的龙头学科,属于制药工程专业、药物制剂专业的必修课。药物化学实验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使学生了解药品的研究、生产、检验等基本过程。对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意义重大。要培养一位合格的药学领域专业复合型人才,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更要具备过硬的实践能力。长春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的药物化学课程始建于2001年,在众多的中医药院校中,起步相对较早,但还不成熟。本文针对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药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进行了初步探索。

一、教学内容改革

(一)创建适合中医药院校实验教学的新体系

针对中医药院校学生基础化学实验及相关基础实验较薄弱的状况,药物化学实验教学应当强化基本操作技能,提高学生实验综合能力。笔者在实验教学中以药物合成及研究为主线,选取不同类型的实验项目,使学生掌握药物合成方法,并注重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例如通过磺胺醋酰钠的合成实验,学生不仅应了解用控制pH值、温度等条件纯化产品的方法,同时还应掌握加热磁力搅拌器的使用、减压过滤、重结晶等基本操作技能。使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熟练的基本技能,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实践能力。

(二)积极地增加设计性实验内容

笔者将阿司匹林的合成、硝苯地平的合成列为设计性实验,采用先由教师布置案例,课下学生积极准备、收集资料。然后课上再分组讨论或上交论文,教师对学生的讨论情况给予集中审核与点评。例如在阿司匹林的合成路线设计方案中,教师首先确定实验目的及合成原理,熟悉减压过滤、重结晶等基本操作,并审核实验路线是否可行。有的学生选用的是以酰氯作为酰化试剂的方式成酯;有的则是选用羧酸,通过酯化反应的方式成酯。不同的合成路线各有优劣,通过分析比较,学生清楚地掌握了酰氯、羧酸等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对反应速度的影响。最后,学生们选取不同的实验方案完成实验,各实验小组根据实验方案向教师提交实验用品清单。在实验实施时,清单中所需的试剂及仪器由实验教师提供,仪器的校准和调试由学生自己负责。教师对实验过程全程监控,以便及时掌握学生的实验情况,及时发现、解决问题,为学生实验顺利进行提供保障。设计性实验课堂气氛变得活跃,学生们积极肯干、劲头十足,在教学环节中由被动地接受,变得积极主动,成为团队中共同完成一个项目的设计者和合作者。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对知识记忆深刻、掌握地扎实,并且有助于对知识的灵活运用。

(三)注重学科间融合

药物化学的研究内容既包含化学学科内容,又涉及生命科学的内容。药物化学是连接化学与生命科学并使其融合为一体的交叉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形成横向跨学科有机结合的实验教学内容,可以与药物分析学、药理学、药代动力学、药剂学等相关学科相互融合。例如笔者将扑热息痛的合成设为综合实验,除了进行扑热息痛的原料药合成外,还完成了扑热息痛的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的测定,并对图谱进行解析,使药物化学与药物的质量控制充分结合;通过扑热息痛的药代动力学实验,测定不同给药点的血药浓度,了解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和消除过程。在阿司匹林的合成实验中,设有杂质检查项目,测定其杂质水杨酸的含量是否符合质量标准要求,了解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原料药应采取的提高纯度的方法。

二、教学方法改革

(一)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实验课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最佳时机。通过课前预习,使学生了解到实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培养学生阅读中外文文献、分析并总结文献的能力。为了证明自己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学生会尽力去查阅和学习更多的文献,这是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推动。在每堂课前,教师都将给学生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例如:阿司匹林的制备过程中可能产生哪些杂质?如何去除这些杂质?教师在实验课中应起到辅助与指导作用,应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注重实验教学环节,使学生由被动地接受转变成积极主动的学习,使其成为团队中项目的设计者和合作者,让每位学生都能得到自我表现的机会,从使学生有成就感,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实验课上,笔者改变了以往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将过去课堂上老师反复强调的实验注意事项、基本原理与方法交给学生,通过学生的预习与自学来完成,通过翻转课堂让学生充当小老师,让他们自己归纳、总结。对知识的归纳、总结是一个在头脑中思索和加工的过程,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对知识记忆深刻,掌握扎实,并且有助于对知识的灵活运用。

(二)针对新学生群体,采用新的教学手段

针对当前95后大学生,有人质疑传统的讲授方式已经不再适宜,一部分学生对纯粹的理论知识已不感兴趣,不愿意多动脑子来思考问题,他们更加追求实用性。致使学生在校期间没有学到应该掌握的知识,基本功不扎实,不具备应有的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日常授课过程中发现,理论性较强的知识点正遭到学生的排斥。笔者尝试通过改变实验课堂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听课的兴趣,以讲故事、放相关视频或者进行实物演示的形式上课,激发学生的兴趣,大幅度增加关注度。

三、考核方式改革

实验成绩往往是具有导向性作用。在确保实验安全圆满完成的同时,教师需要建立完整的考核机制,对学生实验成绩给予公平、公正和准确的评价,以发挥良好的评价机制对实验教学的促进作用。实验课成绩按100分考绩,具体计分方式为:实验预习(20分)、实验操作(40分)、实验结果及分析(20分)、综合考试(20分)。

四、结语

药物化学是西医院校药学院的重要专业课,而作为中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建设则相对落后。在众多的中医药院校中,我院的药物化学课程起步相对较早,但还不成熟。对学生实验教学的形式和内容亟待提高。实验教学强化基本操作技能,增加设计性实验内容,注重学科间融合等手段,是否适合于中医药院校药学类专业学生,还有待于在今后教学工作中检验。相信通过本课题的教学改革,不仅会更加丰富本课题组的教学实践经验,还可以进一步拓宽适合全国中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的建设新思路。

作者:李艳杰 许大艳 邵帅 罗浩铭 单位:长春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参考文献]

[1]佟铁光.采用五结合教学法提高《药物化学》教学质量[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04,(4).

[2]李艳杰,许大艳,邵帅,等.将五结合教学法运用到药物化学教学中的一点体会[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10).

[3]尤启东.药物化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4]弓建红,李合平,杨云,等.提问归纳教学法在药物化学中的应用[J].药学教育,2008,(2).

[5]许嵘.药物化学的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J].药学教育,2007,(5).

[6]赵正保,刘锐玲.有机化学和药物化学实验课教学改革的一点体会[J].基础医学教育,2000,(3)

【药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究】相关文章:

新课改下高中化学实验论文3篇

论化学实验教学方法的探索与研究

化学实验教学创新研究6篇

有机化学实验教学论文3篇

2015年高考化学实验观察复习

师范院校化学实验课教学的优化

化学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

生物化学实验的立体化教学模式

高中化学实验总结大全

通过化学实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网友关注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一单元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配套...
沪教版化学课本九年级上册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第4章...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单元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一单元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配...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第一课时阳光...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课题2氧气阳光学业评价...
沪教版化学课本九年级上册第4章认识化学变化本章作业...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单元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检测阳光学业评价答案
沪教版化学课本九年级上册第5章金属的冶炼与利用本章...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四单元课题3水的组成配套练习...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课题2原子的结构配套练...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综合练习配套练习册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课题2原子的结构第一课...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单元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沪教版化学课本九年级上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第4...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单元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第...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四单元课题4化学式与化合价第...
沪教版化学课本九年级上册第3章物质构成的奥秘本章作...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四单元课题4化学式与化合价第...
最新化学教学经验文章
热门化学教学经验文章
精品推广
化学论文推荐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