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课我首先提出问题:分子和原子用什么方法来表示?然后由问题引出建立模型的思想,(我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讲,符号也是一种模型)在教学中,我运用教学媒体向学生展示各种符号,让学生积极举例、设计制作标志符号来丰富体验。总体说来,本节的内容较为抽象,但从学生的反应来看,模型方法的应用教材的设计还是很有趣味的。我们应从学生熟悉的身边事物和已学知识出发,引导学生的思维,要运用多种媒体形象生动地展示各种模型,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体验使用符号、建立模型的思想。
【《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 《空气》教学反思
★ 期中考试教学反思
★ 高中化学教学反思
与“《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网友关注
精品推荐
- 人教课标版-2011化学九上-3.2.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课堂教学实录-高乐观
- 人教版化学九上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课堂教学实录-王启胜
- 人教版化学九上第一单元《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课堂教学实录-崔桂贤
- 人教版化学九上第一单元《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课堂教学实录-刘秀展
- 人教课标版-2011化学九上-3.2.1《原子的结构》课堂教学实录-袁宏斌
- 人教版化学九上第一单元《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课堂教学实录-马诚意
- 人教课标版-2011化学九上-3.2.1《原子的结构》课堂教学实录-杨秋菊
- 人教版化学九上第1单元《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课堂教学实录-程相林
- 人教课标版-2011化学九上-3.2.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课堂教学实录-崔义美
- 人教版化学九上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课堂教学实录-玉门市优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