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哈恩等发现核裂变现象后,麦克米伦用加速器加速的粒子通过核反 应研究铀的裂变产物时这些产物初始具有很大能量,因此从靶子中逸出而进入贴 近靶子的纸叠层中。但在分析靶子残留的放射性时,除了原来铀的一些同位素外 ,出现了半衰期分别为23分和23天的两种β放射性核素。前一种证明是铀的一种同位素,后一种由前者生成,因此应该是超铀元素。1940年夏,他和PH艾贝尔森分离、鉴定了这一新元素,命名为锋;1940年底,他又和G•T•西博格等人 发现了钚。由于发现并研究超铀元素,他和西博格共同获得1951年诺贝尔化学奖 。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还曾进行雷达、声纳和核武器的研究。
【美国核物理学家--麦克米伦】相关文章:
与“美国核物理学家--麦克米伦”相关文章
网友关注
精品推荐
- 人教课标版-2011化学九上-3.2.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课堂教学实录-崔义美
- 人教课标版-2011化学九上-3.2.1《原子的结构》课堂教学实录-陈运发
- 人教课标版-2011化学九上-3.2.2《原子的结构-第二课时》课堂教学实录-翟菊红
- 人教版化学九上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课堂教学实录-胡改改
-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四节街心广场
- 人教版化学九上第一单元《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实验室规则和常用化学实验仪器》课堂教学实录-凌金娇(1)
- 人教课标版-2011化学九上-3.2.1《原子的结构》课堂教学实录-太原市
- 人教版化学九上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课堂教学实录
- 人教版化学九上第一单元《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课堂教学实录-崔敏
- 人教课标版-2011化学九上-3.2.1《原子的结构》课堂教学实录-邵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