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 查字典化学网 > 化学教研 > 教学设计 > 有效的课堂探究活动

有效的课堂探究活动
来源查字典化学网| 2012-12-26 发表| 化学教研分类:教学设计

化学教研

化学课程改革,突出了学生化学素养形成的重要性,并提倡学生通过探究性学习获取知识,并在这个过程中学会科学的方法、技能和科学的思维方式,形成科学观点和科学精神。探究性学习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新课程理念的引导下,越来越多的教师在教学中尝试设计多种多样的探究活动,开展探究性学习,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那么,一节课是不是有了学生的探究活动,就有良好的教学效果呢?笔者认为,只有有效的探究才能获得有效的教学效果。本文就如何评价探究活动的有效性及如何开展有效的探究活动,谈谈自己的体会。 新课程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判断探究活动有效性的最好依据。

有效的探究活动必须是以学生为本,能突出地实现三维目标中的一个或多个。 1.有效探究活动以学生为本,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与热情,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如果学生对所设置的活动内容缺乏兴趣或设置的活动内容脱离学生的基本背景,并得不到相应的材料资源的支持,学生就会对探究活动失去热情,活动只停留于表面,缺乏思维的参与,虽然有时活动显得热闹,但学生一阵忙乱后,活动就成过眼云烟,这样的活动就成为一个无效探究活动。

因此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是有效探究的核心。 2.有效探究活动至少能实现三维目标中的一个。探究活动的基本模式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案──收集资料(实验操作)──分析资料(或实验现象数据)──形成科学结论──交流讨论──提出新的问题。

作为课堂探究活动,可以是上述过程的全部,也可以是过程中的一个片段或某一个环节,只要学生能通过探究活动掌握了一定的知识,或学会了某种科学的方法、技能或形成一种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能很好地达到其中一个目的,这样的活动就可以称为一个有效的活动。应改变以通过探究的学生是否取得成果或得出正确的结论作为衡量探究活动有效性的标准的观念。 如何使探究活动有效呢?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一个成功的探究问题情境的创设是实现探究有效的关键。探究课题尽量取材于与社会生活实际联系较密切的内容。如:水的净化、废旧电池对水源的污染、钢铁生锈条件、酸雨的形成及危害、应用家庭用品设计制取气体的装置、酸碱对植物色素的影响等。

这些内容源于生活,往往是学生感兴趣的,且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会深刻体会到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所带来的快乐,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热情。探究内容应以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为背景,即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根据学生现有的条件能否完成这一探究活动,完成这一活动需用多长时间?还需要哪些材料资源的支持?例如,笔者将课题“应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实验探究”分解成几个子课题:

(1)通过实验判断用二氧化锰、氧化铜、硫酸铜、铁粉、___________(自选)等物质做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催化剂,哪一种效果较好?为什么?

(2)高锰酸钾分解后的残余固体能否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3)如何较准确地比较二氧化锰、氧化铜做催化剂时反应速率快慢?

(4)设计实验室或家庭用过氧化氢为原料制取氧气的装置。

(5)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选探究课题) 学生选择上述某一子课题或自己另选课题展开探究活动;而后进行交流讨论。这样处理的原因是:考虑到学生对催化剂的认识是极其肤浅的,如果让学生去探究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反应中的催化原理,则严重脱离学生的知识背景,学生会感到科学深奥、空洞而失去探究的兴趣;另外经过课题的分解,学生在课堂就有较充足的时间对课题进行较深入的探究。实践证实学生能通过以上活动,被催化剂的神奇作用所震撼,并能认识到如何使对比实验更具科学性,知道如何进行定量研究,如何进行制取气体装置的设置,如何进行实验评价等,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各校可建立不同功能、不同阶段以及课内和课外各种形式的探究课题库,供学生和教师选择,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探究情境。 2.明确的探究任务和目标是提高探究有效性的重要措施。在学生接受或自主确立探究课题后,围绕该探究课题进行的方案设计、资料收集、实验操作等,每一环节均要明确其目的是什么?任务何在?如: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第一单元课题2中“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中学生通过实验预习及教师的指导,明确活动的目标:学会观察──观察蜡烛燃烧前后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沸点等),按提示的操作步骤观察燃烧时产生的化学现象,并学会现象的记录分析,完成实验报告的填写。

如果没有确定上述目标,放在学生面前的就仅是一根普通的蜡烛,学生感到熟悉而又茫然,不知探究从哪里入手。因此,只有明确的探究目的和任务,探究活动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提高活动的有效性。 3.改变教师的“导演者”角色,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探究活动中,常有教师以“导演者”形式出现,从探究的选题、方案设计、资料调查及实验操作等整个过程,全部设计安排好,学生按照教师编写好的“脚本”,按部就班地进行探究活动,整个过程步骤整齐划一,结论一致;特别是在探究实验中,学生更是在教师的统一号令下进行实验,如:“现在拿起试管,装入XXX药品,用试管夹夹持试管,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然后放下试管……”诸如此类现象在探究课中常有出现,探究课变成实验基本操作训练课,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受到极大的限制。因此,教师应改变这种“导演者”的角色,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唱主角”,使学生逐步学会自主发现问题,确立探究课题,设计探究方案,并按自己的方案进行实验、总结和反思,教师更多的是以参与者和宏观调控者形式出现,参与学生的探究活动,为学生做一些咨询服务,了解学生探究动向,提供一些合理化的建议。 科学探究是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如何更好地提高学生探究活动的有效性是课程改革中亟待探索的一个课题。

在学生探究心理研究、教师在探究活动中所应具备的思想和素质、探究活动评价方案等各个领域还有待我们进一步的实践和摸索。

【有效的课堂探究活动】相关文章:

2009年中考化学教学几点思考

九年级化学课堂优化教学的探讨

初中化学方程式简析与教学建议

例谈化学“探究教学”模式构建

初中化学第一部分前言新课标大纲

初中化学概念教学的几点做法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人教版化学教材的特点

初三化学下学期溶质的质量分数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空气教学设计

科学探究是化学课程改革的突破口

最新化学化学教研文章
热门化学化学教研文章
精品推广
教学设计推荐

学科中心